中商情报网 中商官网
研究报告 产业规划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报告 文库 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详情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 发布日期:2020-12-21 标签: 十四五

“十四五”时期是宁波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宁波实际,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育先机开新局,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如期实现。“十三五”时期是宁波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实施“六化协同”和“六争攻坚”行动,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开创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实现双提升,预计二〇二〇年全市生产总值1.23万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人才强市和创新强市建设有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加快建设,累计引进集聚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工业强市建设成果丰硕,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居全省首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区域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和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前湾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湾新区等重大片区启动建设,栎社机场三期、甬台温沿海高速建成投运,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轨道交通、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美丽宁波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向纵深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突破,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和梅山、北仑港、前湾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重大试点取得成效,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升为国家级展会,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持续提升。民生实事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和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十一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平安宁波、法治宁波、清廉宁波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新发展阶段宁波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枢纽作用持续增强,区域合作与竞争格局加速变化。宁波加快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创新动能不够强劲,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枢纽地位不够突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比较明显,城市治理效能和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着眼世界大变局、国内新格局、区域一体化,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扬优势补短板、增动能提能级上求突破,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3.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宁波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模范生。经济高质量发展跃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标杆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大跨越,形成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建成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构筑开放互通、一体高效、绿色智能的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联动发展格局,建成充分展示“硬核”力量的世界一流强港,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更为有力,实现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成为贯通内外的国际贸易枢纽和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实现全域城区化同城化,城乡区域发展均衡协调,城市能级大幅提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高品质都市区;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健康宁波,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法治宁波,成为开放包容、高效有序、安全韧性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建成清廉宁波,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切实扛起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的使命担当,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六争攻坚”,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二〇二五年,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形成一批现代化建设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努力在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主体培育、重要创新平台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科创中心。

——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品牌和标准,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基本建成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取得突破,高水平交通强市初步建成,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出成果出经验出形象,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地位确立。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杭绍甬一体化和宁波都市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消费基础性作用突出,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目标基本实现,初步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枢纽。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初步建设成为更具魅力的文化强市。

——建设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核心功能显著增强,建设管理品质明显提升,城市核心区与东钱湖、东部滨海区域快速路网更为畅通,基本形成“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格局。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建立,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

——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御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整体智治格局初步形成,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民主法治不断健全,清廉宁波建设纵深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完善。

——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三、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培育更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加快形成人才引领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创新策源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

6.打造高素质人才发展重要首选地。深入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行动和“甬江引才工程”,深化实施“揭榜挂帅”等引才模式,构建分层次、立体式、综合性本土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类人才与宁波共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企业家成长生态系统,建设适应全球科技产业革命的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升级集聚青年人才系列举措,健全青年人才阶梯式支持机制,加大科学家后备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友好城。建设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人才创业园等一批人才合作平台,创建一批海外人才合作中心,布局一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强一批人才联络服务站,推动宁波人才智力融入全球创新链。推进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流动通道,探索高校和重大科研平台留编引才方式,突破人才二元体制障碍。加快浙江创新中心、院士之家、宁波人才之家等高能级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构建精准化人才服务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港城工匠培育行动,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能级,支持人才服务机构开展全链式服务。

7.加快建设优势领域科创策源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登峰行动,实施“科技创新2025”“变革性创新引领2035”计划,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甬江科创大走廊创新主引擎作用,聚焦构筑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有序布局一批创新单元,加速集聚科研设施、大院大所、科创企业,打造以甬江两岸为主轴的创新带。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高起点建设甬江实验室,启动微纳加工平台、极端环境材料、工业智能计算平台等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和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创新功能扩容提质、争先进位,争取区县(市)省级高新区全覆盖。实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提升工程,做大做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研究院所,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

8.培育壮大“科创企业森林”。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基本覆盖。加快技术市场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应用支持力度。

9.大力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市。制定实施科技强市行动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项目、技术、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推行科研项目“揭榜制+里程碑”等新模式。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科技评价和收益分配机制。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健全科技信贷支持机制,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推进科技研发领域保险创新。优化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培育发展新型科技服务机构。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推进全民科学技术普及,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和“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推进产业集群提效、产业动能提升、产业平台提质、产业治理提速,加快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海洋强市、数字宁波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0.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建设绿色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健全产业链运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聚焦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开展靶向攻关,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清单,推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化工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特种工艺集成电路、智能成型装备等十条以上自主安全可控的标志性产业链。建立单项冠军企业梯队培育清单,形成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群体。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实施专利、品牌、标准培育工程,推进专利导航项目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计划,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打造一批全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打响宁波制造品牌。

11.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融合工程。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提升人机交互、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数字技术新应用场景和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做大做强。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改造计划,开展“北斗+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构建“传感器及硬件设备+平台+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大力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工业软件、工控安全、区块链为代表的软件产业,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

1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高端磁性、新型显示、半导体、柔性电子、海洋防护、石墨烯等材料产业,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等生命健康产业,建设特色鲜明的康养之城。适应宁波产业变革需求,聚焦前沿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13.推动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商务会展、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商贸餐饮、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拓展网络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服务。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推动融资畅通工程迭代升级,实质性推进甬兴证券公司、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与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境外资本市场的对接合作,建设国际化程度高、辐射范围广的产业金融创新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三江口中央商贸区、东部新城金融商务区、南部商务区总部集聚区、东钱湖国际会议博览区、四明山-雪窦山旅游度假区、宁波湾滨海休闲旅游区等特色服务业集聚区。

14.加快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落实国家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大力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力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培育发展以现代临港产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慧科技、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打造临港经济示范区,争取在创新海洋产业绿色发展模式上形成示范。推动高端海洋经济资源集中集聚,加强海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应用,打造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孵化基地。加快宁波杭州湾、象山港-梅山湾、松兰山-石浦渔港、三门湾片区等海洋旅游板块建设,推进游艇、邮轮、休闲渔业、主题度假岛等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带。

15.打造高能级产业大平台。分类推动开发区(园区)实质性整合优化,改革完善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特色错位竞争的开发区(园区)体系。全力打造前湾新区、宁波开发区、国家高新区、南湾新区等战略牵引平台,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石化开发区等功能平台建设,到二〇二五年,力争有三个战略牵引平台成为“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力争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进入全国排名前十。建设智能汽车、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三个以上“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化园区等示范平台,优化建设灵峰现代产业园等新兴产业专业园、中小微企业园和特色小镇。推进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健全低效工业区块二次开发机制,引导零星工业区块抱团连片开发。

五、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路先锋,争创更高层次的国内国际开放合作新优势

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挥开放比较优势和交通物流枢纽优势,推进投资放量提效、消费扩容提质和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6.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围绕“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目标,加快穿山、梅山、大榭等深水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航服务智能化水平,全面增强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推动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宁波舟山港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合作,提升多式联运服务,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推动江海直达运输,参与打通中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开拓沿海捎带业务,加快打造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链接全世界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引进世界级航运集团、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发展壮大航运金融、指数经济、船舶租赁、保税油供应等港航服务业,推进港口货物集聚区和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打造国际航运服务高地。加快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构建铁矿石、液体化工、有色金属等全国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群,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大宗商品定价交易中心。

17.建设外联内畅的现代交通网络。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高标准建设栎社国际机场四期工程,增强航空货运和区域客运服务能力,打造全国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快建设宁波空铁一体综合交通枢纽、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金甬铁路、杭甬高速复线、象山港疏港高速、甬台温高速拓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全力争取沪甬跨海通道开工建设,谋划推进甬台温福高铁、杭甬城际铁路、西向高铁通道、甬金衢高速复线、象山港二通道、甬舟高速复线等重要交通干线项目,强化对外交通链接能力。加快第三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谋划实施市域快速轨道项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轨、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四网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快“四横五纵九连”城市快速路建设,推动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多点衔接,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专业化物流,创新快递配送模式,建设全国快递示范城市。

18.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资源、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各类市场要素循环。实施进口替代策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实施国内市场拓展计划,鼓励企业采取创建自主品牌、建立营销网络、借力电商平台、发展数字展贸等方式深耕国内市场,挖掘新兴市场、农村市场、扶贫结对地区市场潜力。完善出口转内销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动优质甬货成为国内畅销品牌。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物流园区、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城市公共智慧配送平台。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19.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一批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乡村振兴等产业类项目和重大科研设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类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谋划推进新一代信息网络、城市大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更新、市政设施、教育养老、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等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推动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推广基础设施证券化等投融资模式,加强财政预算、债务去化与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有序衔接,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强化重大项目用地、用能、用海、资金、环境等要素保障。

20.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全球贸易商集聚计划,打造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优化市域商业网点布局,建设多层次特色化区域商圈和商业街区,加快打造十五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建设消费便利化示范城市。支持宁波老字号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购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题商场、国际一线品牌体验店等新型高端业态,探索设立市内免税店。加快实物消费提档升级,大力促进汽车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推动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新发展。推进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培育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消费维权机制,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21.深入推进“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日韩、东盟等市场,深度开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加快构建多元化国际贸易市场体系。提升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功能,扩大能源及大宗商品、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打造国家重要进口基地。深化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海外仓建设,保持跨境电商保税进口领先优势。深化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巩固传统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推动服务贸易扩容提质。积极争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跨境易货贸易等试点,创新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贸易模式,推进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外贸新增量,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22.推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优化国际招商网络布局,推行产业链招商、基金投资招商、网络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提升外资招引质效。推动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争取更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政策、试点在甬落地。有序引导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海外上市、绿地投资、设立分支机构等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产品、设备、技术、标准、服务一体化走出去。提升东南亚、中东欧等区域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营水平,争创国家级境外产业园。

23.高标准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聚焦国际航运服务、油气资源配置、国际供应链创新、新材料科创、智能制造等功能定位,探索梳理一批可争取、可复制的改革举措,完善以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制度体系,高标准打造自贸区核心区块,构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加快梅山、北仑港、前湾综合保税区建设,打造保税特色贸易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化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等领域对外开放。对标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健全国际通行的货物、资金、人员出入境管理制度,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和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

六、推进改革系统集成攻坚突破,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互促共进,聚焦营商环境、行政管理、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4.建设高效优质政务服务体系。实施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提效。围绕企业发展壮大全过程、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工程项目建设全流程,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落实首问负责即问即办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域覆盖,推动市场退出规范化便利化。改造升级“网上中介超市”,提升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的在线政务服务体系,统筹全市政务信息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提升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等移动平台融合集成水平,打造“掌上办事之城”“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

25.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分配机制,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行动和低效企业达标提升行动,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创新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强化工业控制线分级分类管理,稳定工业用地总量。优化土地二级市场管理,全面实行“标准地”出让制度,健全低效用地倒逼、奖惩、再开发机制,提升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效能。完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建立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打造“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升级版,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完善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人才和劳动力社会性流动渠道。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标准和措施,探索建设宁波数据交易中心。落实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油气体制改革,完善能源清洁高效发展机制。

26.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与管资本相适应的国资监管体系,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融合发展。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社保、融资、租赁等政策服务体系,支持小店经济、零工经济、微经济等新个体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推动降本减负常态化长效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持续提升“甬易办”惠企便民功能。深化亲清政商关系建设,构建多层次民营企业家荣誉体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27.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纠正市场准入方面歧视性规定和差异性做法。按照“竞争中性、平等保护”原则,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强化产权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企业家和公民合法权益。深化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交易规则。发挥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推动成立宁波知识产权法院,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28.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深化信用宁波建设,完善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制度。提升社会信用基础能力,拓展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征集范围和内容,积极稳妥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融合发展。完善行业信用监管责任体系,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聚焦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加强诚信政务建设。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推广“综合查一次”创新实践,推动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实施新经济审慎包容监管执法,探索建立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容错”扶持机制。

七、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更高能级的现代化大都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布局优化城市空间,以功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以全域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一核引领、两翼提升、三湾协同、多极支撑、全域美丽”的市域统筹发展新格局。

29.推动宁波都市区全面融入长三角。全面唱好“双城记”,推进杭甬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共建沿湾智能制造产业带和跨区域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两地交通互联、高校院所共建、医疗卫生合作、公共服务共享,共同打造长三角金南翼主轴。完善浙东经济区协作机制,加强甬台、甬绍全面交流合作,推进甬舟深度一体化发展,共建区域一体化示范区,推动基础设施、科创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实现同城化,增强宁波都市区辐射力影响力。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争取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落户,合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区。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转移,推动科技、产业、交通、金融、人才、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深度合作。

30.统筹市域发展空间布局。编制实施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优化“一主两副多节点”城镇空间布局,厘清各大片区功能和建设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依托三江六岸、新城新区和战略平台,强化科创研发、先进制造、文化教育、贸易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航运服务等城市核心功能,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提高人才、资本、知识、信息、物流集聚能力,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发挥城市北翼接沪临湾优势,以统筹产业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推动余姚、慈溪和前湾新区相向融合发展,打造承载智造创新功能的宁波都市区副中心。发挥宁海、象山枕山面海优势,加强湾区资源统筹保护和利用,推动特色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承载海洋新经济功能的城市南翼副中心。推进城市片区统筹开发和功能优化,提升三江核心滨水区、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镇海新城等重点区域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宁波空铁新城、创智钱湖、姚江新城、奉化宁南新城、北仑滨江新城和凤凰城、大嵩-梅山湾新城等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增强城市重大片区和重要节点支撑服务功能。

31.塑造内外兼修的现代化城市品质。坚持集约高效、功能混合、疏密有度,强化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对重点区块建筑风貌、城市门户区、公共空间、慢行通道等规划管控,形成标志鲜明的城市天际线,构筑现代时尚、大气精致的城市形态。提升“三江六岸六塘河”水系脉络品质,完善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更具美感、富有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实施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精准定制开发新业态,建设一批产城人融合的开发示范项目。优化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加快未来社区、未来园区建设。推进国际化示范街区、社区、学校建设,改善国际化标识、语言、教育、医疗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动旧园区、旧厂房、旧市场等低效空间改造,改善城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实施城市景观环境提升工程,推进城区主要道路街面净化、两侧绿化、立面美化,打造一批席地可坐的高质量示范街区。统筹实施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立体车库等功能提升工程,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

32.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系统化集成化建设,谋划建设集即时感知、高效服务、科学决策、智能监管、智慧管理、产业赋能于一体的宁波数字智慧园。谋划布局感知互联网络,推进全市政务、民生、产业等大数据向城市大数据平台归集,打造集中统一的数据仓库。构建城市整体发展状况、民生应用、治理应用等数据模型,完善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和资源自动配置等功能,建设支撑经济、社会、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城市大脑。强化数据挖掘和业务协同,提升安全预警监测、综合运行管理、应急调度指挥等功能,建立实时化、可视化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加快布局信息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光纤宽带、新一代移动通讯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3.完善全域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快推进全域城区化发展,着力提升城市规模和能级。理顺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完善以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为主体、其他类型为补充的规划管控体系,健全县(市)涉及市级重点管控区域、重要功能平台、重要廊道、历史文化保护等重要规划审查制度。深化土地储备统筹管理,加强开发建设统筹,完善重要功能区块和重大基础设施市级统筹开发运营机制,建立地上地下工程同步规划建设的联动机制。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市与区县(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强化部门事权调整的责任和保障,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体系,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管理、预警防范、评估评价、风险化解机制,加快建立规范公平的地方税费制度。完善全域联动招商体制机制,适时扩大招商载体共享试点区域,鼓励重大招商项目合理流转和向产业园区集聚。

八、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更为均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34.推进乡村产业挖潜提质增效。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生猪稳产保供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基础产业,做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农产品加工、出口、流通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传承等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新一轮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化发展,加快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城郊美丽乡村综合体等乡村产业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农业企业品牌。

35.加快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部署,大力实施“13511”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打造一批城乡融合型近郊村、小集镇式中心村和历史文化(传统)保护重点村,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乡村示范镇乡,塑造具有江南风情、山海风貌的乡村大花园。高标准开展乡村规划设计,持续优化乡村布局,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专项整治,实现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全覆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健全“两进两回”政策体系,培育壮大乡村专业人才、实用人才队伍。

36.争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完善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打造新型城乡关系宁波样板。推动县城城区化发展,推进卫星城、中心镇发展改革,加快实现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升级。完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规范有序扩大经营权权能。扎实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激活利用,支持象山开展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质量。

九、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具魅力的文化强市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锻造精神内核,营造文明风尚,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促进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相适应。

37.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深入实施铸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打造学习传播实践的重要阵地。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四知”宁波精神,完善公民道德荣誉体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响做优“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品牌。完善高标准常态化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体系和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深化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强化城市文化形象策划和品牌营销,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发挥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作用,扩大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等活动国际知名度。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8.健全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文化惠民,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下沉,建设高效便捷的十五分钟文化圈。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打造具有较强传播力和全国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新文艺创作生产管理机制,不断推出反映宁波文化、体现宁波特色、彰显宁波精神的精品力作。高水平保护利用河姆渡等史前遗址、大运河宁波段、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慈城古县城、上林湖越窑遗址等文化遗产,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实施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推进天一阁博物馆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文化馆新馆、档案中心(党史方志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打造书香之城、影视之城、音乐之城、创意之城。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深入挖掘阳明文化、商帮文化、海洋文化、藏书文化等深厚内涵,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

39.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数字、制造、体育等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创意水平和文化内涵,打造高端文化制造基地,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办好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浙江书展等品牌活动,加快宁波文创港、音乐港等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以象山影视城为龙头,加快发展影视产业。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和佛教名山旅游带建设,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创新文化体验游、乡村民俗游、休闲度假游、工业遗存游、研学知识游等业态,培育文旅产业新增长点。

十、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建设更加宜居的美丽家园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0.构筑绿色生态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构建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管控体系,实现国土空间差别化管理和生态环境分区分类精准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陆海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强姚江流域生态建设,筑牢以四明山、太白山等为主的绿色屏障,以杭州湾湿地、象山港沿岸滩涂和近岸海域为主的蓝色屏障。构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打造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参与构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41.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打好治水提升战,完善河湖长制度,深化“五水共治”,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扩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建设高质量“宁波水网”。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污染治理机制,提升港湾和近岸海域水质。扎实推进净土清废攻坚战,加强土壤环境全过程风险防控,持续加大受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力度。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攻坚行动,巩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优势。完善固废收运体系和基础设施,努力创建全市域“无废城市”。集中实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歼灭战,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

42.深化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完善清洁能源生产供应保障机制,推进绿色能源高效发展,加快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建设。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健全绿色制造示范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制造业。加快产业园区专业化发展和循环化改造,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发展高品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培育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环保服务等新型生态服务业。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鼓励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林行动。推进新一轮各级各类低碳试点,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43.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发布宁波环境地图,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扩大“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覆盖面。健全绿色考核评价机制,探索推进地区生产总值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健全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实行企业环保承诺制,全域推行企业“环保码”,推动企业履行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发挥“生态环境议事厅”等制度作用,推动生态环境社会共同治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动态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十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坚持保基本、促均衡、提品质,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4.深入推进“甬上乐业”。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潜能,优化全链条创业扶持政策,增强创业载体服务孵化能力,提高投资和产业带动就业水平。完善就业综合服务,支持和规范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培育扩大新职业新工种新岗位,健全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支持企业间短期用工余缺调剂。健全就业需求调查机制,实施清单化、目录化、菜单式技能培训,大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进城镇困难人员就业托底帮扶,健全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服务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以欠薪治理为重点的权益维护体系。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完善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机制,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45.织密多层次社会保障网络。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国家要求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纳入全省统筹,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实现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低收入群体医疗政策性补充保险全覆盖。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城一策”长效机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探索共有产权住房试点。优化残疾人保障和服务制度,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

46.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相适应的现代化优质教育体系。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集团化办学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公民同招”机制。实施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落实教育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办学。强化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强特色”提升计划,支持宁波大学“双一流”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推动宁波诺丁汉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著名中外合作大学,推进浙江大学宁波校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支持宁波工程学院等跻身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力争引进、新建一至两所高水平院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形式的终身教育,提升特殊教育、专门教育水平,提高全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47.加快建设全民享有的健康宁波。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机制,加快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等项目建设。创新医防协同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做强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完善公立医院管理考核机制,引导规范社会办医。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做实做优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医学高峰”建设计划,扩大高品质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持续引进优质医疗卫生机构、优势医学专科、优秀医学人才。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促进计划,推动宁波云医院平台迭代升级,打造全覆盖的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城市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创新“体医融合”试点,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场地设施,推进浙江海洋运动中心等重大体育项目建设。

48.积极推动人口均衡发展。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树立以常住人口为导向的人口发展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优化落户政策、住房政策,大力吸引年轻人口、高素质人才流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康护养为一体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培育智慧养老、医养康养联合体等新模式,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49.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以整体智治为牵引,健全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强市县乡三级综合指挥体系,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规范提升全科网格,探索完善工业社区服务治理机制。推行“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模式,深化镇乡(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镇乡(街道)对部门派驻机构的考核机制。完善“一肩挑”后的村(社区)治理机制,深化推广小微权力清单和“村民说事”“乡贤参事”等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商机制。加强镇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建设,完善基层减负增效长效机制。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作用,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管网和依法治网能力,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和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十二、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

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全面提升平安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防范和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风险,建设领域更宽广、体制更完善、成效更明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宁波。

50.坚决捍卫国家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摆在首位,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严防各种错误思潮侵袭和蔓延。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51.全面加强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织密织牢“天罗地网”风险监测网,健全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大宗物资战略储备,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优化外贸“订单+清单”系统,加强风险预警研判,健全海外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设施安全。

52.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海洋渔业、消防等重点领域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检测预警、风险排查、应急保障机制,提升公共安全综合监测和联动处置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实施一批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优化避灾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深化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提高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53.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和跨部门协同平台建设,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坚持和完善党政定期议访、领导公开接访、干部包案下访、部门联合处访等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加强源头防控、突出多元共治、规范信访秩序,推动初次信访、重复越级信访和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精密智控平台建设,深化“雪亮工程”“智安小区”建设,争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坚决打击严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54.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支持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创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建好用好国防教育基地。加强双拥工作,落实现役军人、民兵优待政策,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十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强大合力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5.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决策、省委部署有效落实。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发挥党委(党组)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谋大事抓大事机制,完善党委定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举措制度。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优化党政机构职能配置,完善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跨事权集成机制,深化“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推动党政机关治理现代化。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提高调研谋划、服务决策能力。

56.深化法治宁波建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工作,加强绿色发展、城乡治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健全与市域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法规规章。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开展“八五”普法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57.推进清廉宁波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全面推进“四责协同”,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落实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体系,促进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强化对公权力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实施“一案五必须”制度,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8.激励党员干部勇担当善作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领导干部,扎实推进“五强”领导班子建设。聚焦“两个担当”良性互动,以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为牵引,深入实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系列政策,完善“一线调研、多元考核、依事见人”察人识人机制,实施“一把手战略储备工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着力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业化水平。落实“两个必须”重要指示,深化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和党员分类量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

59.凝聚各方力量团结奋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保障全市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宁波帮”、帮宁波人士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激发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60.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构建推进“三服务”和“六争攻坚”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切实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