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 中商官网
研究报告 产业规划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报告 文库 数据库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1-11-18
分享: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本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的“北京作为首都,要以建设全球创新中心为引领,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与首都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服务”品牌,打造国际一流的高能级服务枢纽,有力支撑“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水平提升,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全局。

本规划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是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市场主体各项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引。实施期限为2021年-2025年。

一、把握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以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水平提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规模能级持续提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支撑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迈上新台阶。

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全国率先形成“双80%”服务经济发展格局。202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3.8%,服务业税收贡献、吸纳从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均在八成以上;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万亿元[根据《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测算,下同。],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9.6%,税收贡献、吸纳从业人员占服务业比重也均在八成左右。

现代服务业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产业发展效益大幅提升,2020年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体娱乐等五大领域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劳动生产率达到55.4万元/人,是全市全员劳动生产率的2倍左右,比“十二五”期末提高40%,其中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增幅均在50%以上。五大领域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实现利润总额超过2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超过9成,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首都城市功能布局的主动力。金融街、商务中心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现代服务要素加速集聚,特色更加鲜明,国际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三城一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格局确立,创新创业生态显著优化,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特色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承接一批优质服务机构落地,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新增长极。“双枢纽”机场高效运行,两大临空经济区建设提速,链接全球服务资源的能级显著提升。稳步引导央企总部、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要素向雄安新区布局,京津冀在大数据、云计算、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区域服务市场呈现加速融合态势。

现代服务业成为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的主窗口。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服务领域开放步伐加快,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升级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2020年,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达到96.5%,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86家,在京登记落户国际组织达到96家。本市有170名律师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名单,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国际展览联盟认证会员数量、组展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照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金融、商务、文化等部分领域增速放缓,增长动能有待激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不足,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竞争优势有待增强;数字赋能应用水平和融合化发展程度不足,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有待提升;国际化发展能级不高,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龙头企业和品牌机构,面向全球服务市场的辐射力和资源配置力有待增强。同时,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高端人才流失,人力、租金等运行成本高,新业态规范治理难等一系列发展挑战。

形势要求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经贸合作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经济全球化进入新一轮规则调整期,服务业正在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关注焦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国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和区域化部署,对人才、资金、项目等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产生深刻影响。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迭代突破和加速应用期,催生数字化发展新范式,为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内经济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为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北京发挥枢纽优势,优化国际服务要素资源配置,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同时,国家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服务业加速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提供巨大需求空间。

北京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同向发力,一批重大功能性任务落地实施,激发服务业发展新动能。“两区”建设不断向纵深迈进,“三平台”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持续提速,为北京集聚和利用全球高端服务要素创造有利条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开启征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涌现,为现代服务业数字赋能与业态融合注入新动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激发更多元的消费服务需求,为扩大高品质服务供给、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提供有力支撑。北京证券交易所、国家实验室等国家重大功能布局,有助于提高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二、开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服务”新征程

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数字化、专业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导向,以落好两区建设关键一“子”为引领,开展七大重点领域提质升级行动,实施人才集聚、业态融合、开放合作、改革活力释放、功能区提质增效、品牌提升等六大能级提升工程,加快构建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体系,持续强化北京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的核心地位,打造国际一流的高能级服务枢纽,有力支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发展原则

坚持服务首都发展。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水平提升,以服务保障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导向,构建与新时期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首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擎作用,加速以数字技术赋能为重点的业态创新与融合应用,探索现代服务业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加速服务业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

坚持高水平开放引领。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对接国际新理念、新规则,以更大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先行先试,集聚国际高端服务要素,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制度体系,提升国内国际服务辐射力。

坚持改革释放活力。深化重点服务领域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创新优化监管模式,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政策服务配套,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提升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和发展质量。

坚持区域协同发展。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引导服务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合理布局,加强与天津市、河北省在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方面的分工合作。对接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跨区域服务链协同融合发展,在更高水平上融入和引领国内服务市场大循环。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首都功能为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更加显著,在全球服务网络中的资源配置力、市场辐射力、创新引领力不断提升,支撑北京成为国际一流的高能级服务枢纽。

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到2025年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70%左右;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文化等重点领域劳动生产率达到65万元/人左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

融合创新释放新活力。强化数字化赋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7.5%左右,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绿色金融等领域培育形成3-5个千亿级新兴服务集群,新增100家以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企业、20个融合试点园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高价值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

国际辐射能级取得新突破。“两区”开放引领效应不断释放,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力争在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国际规则或国际标准,服务贸易规模超过1.3万亿元,跨国公司在京总部数量超过240家,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服务企业。

民生服务品质实现新提升。家政、医疗、养老、托幼等服务专业化、品质化水平大幅提高,培育一批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企业,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有所提高,社区家政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表1 “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png

三、开展现代服务业七大领域提质升级行动

把握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加速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服务资源优化与功能升级,引导增量服务要素向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有序布局,推动重点服务领域提质升级,构建与“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与超大城市运行要求相匹配、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标准相吻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影响力,增强北京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竞争能级。

现代金融优势巩固提升行动

以打造全球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数字金融发展,高标准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发挥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支持金科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等功能区培育新兴金融服务集群,巩固提升北京现代金融国际国内比较优势。

1.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

助力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建设。高标准做好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服务保障,加强与“一委一行两会”、金融央企、金融组织总部对接,承接新拓展金融监管职能和业务在京落地。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行业保障基金作用,支持国家金融标准制定和实施,保障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安全、高效、有序运行。加强科技赋能金融监管,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风险动态监测科技水平,逐步建立金融风险综合监测指数体系,打造国家金融风险监控中心。

引领更高水平国际金融开放。用好“两区”建设政策优势,以离岸金融、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为重点,开展金融开放模式创新,争取一批金融改革开放的突破性试点在京率先实施。加大“一带一路”战略金融工具创新,支持高水平的国际金融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挥好北京金融法院的作用,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筹建或引入国际一流金融仲裁机构,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深度融入国际金融秩序构建。

2.构建全球领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高水平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新三板改革,全方位保障北京证券交易所建设,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实现与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三大板块错位发展。探索符合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发行制度、交易机制和监管模式,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加强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促进形成符合中小企业成长需求的多层次市场生态。完善交易所服务功能,培育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

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支撑能力。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完善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的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各项服务,高标准运营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推进股债联动试点,支持开展“投贷保”联动等多种服务模式创新。用好科创母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业部,培育一批专注服务科创企业的专营机构。

巩固金融科技创新领先优势。聚焦支付清算、监管科技、智能金融、数字保险等重点领域,推动金融科技要素集聚和重大项目落地,培育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独角兽”。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研究机构,开展金融科技底层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研发,在新技术领域尽快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和专利,打造金融科技前沿创新高地。探索进出有序的沙箱监管常态化机制,在智慧政务、便民生活、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一批金融科技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复制推广。

3.加快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

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资源减排交易中心,探索建设绿色债券中心。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大力发展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探索开展跨境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绿色股权投融资业务,将副中心建设成为绿色金融功能主要承载区和先行示范区。积极发展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支持绿色认定、评估、信息披露等专业服务机构落地,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项目认定标准和评估机制,推动重点行业加快转变用能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推动北京-伦敦绿色科技创新与投资中心建设,积极谋划国际绿色项目库,深度参与可持续金融国际标准建设、绿色金融国际治理。创新开发绿色融资工具,支持企业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支持境外投资者依法合规参与本市绿色金融活动。搭建好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全体会议等标志性交流平台。

4.引领全国文化金融创新发展。

丰富文化金融服务业态。鼓励银行、担保、融资租赁等机构加大服务中小微文化企业力度,健全文化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文化企业发行文化产业专项债、创新创业债、双创孵化债等,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做大做强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支持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及在“新三板”“四板”挂牌。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力度。落实好创业投资税收与投资年限反向挂钩试点政策。支持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试验区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建设,鼓励推出金融创新产品和便利服务。

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涵盖金融机构、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全方位首都文化金融服务机制。鼓励银行、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服务文化企业。支持财政资金以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贴租、股权融资奖励等方式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扩大中小文化企业融资规模。

5.打造全球数字金融创新中心。

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快数字人民币认证检测中心等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落地,推动丽泽金融商务区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支持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系统、网联清算系统等数字化升级,推动设立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数字普惠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完善数字资产确权登记、数字资产标准化和资本流通功能。

布局数字金融应用场景。支持龙头机构开展数字人民币相关技术产品测评及转化应用,助力数字金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冬奥赛事、商业消费、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全场景试点应用,完善开放式验证场景,构筑场景应用生态圈。深化“数字金融+民生”服务,推动以移动支付为核心的数字金融场景逐渐向医疗、交通、社保等民生领域渗透拓展。

信息服务创新提速行动

以支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为目标,以数字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主线,发挥北京底层技术创新和超大城市数据资源优势,以海淀区、朝阳区为重点,培育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引领性的数据驱动型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1.增强底层技术和共性平台支撑。

加快核心技术突破。面向重大行业领域应用和信息安全保障需求,集中攻克一批操作软件关键技术,推动统一操作系统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基础软件国产自主可控替代。培育具有软硬件综合设计开发能力的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智能仪控系统、模拟仿真系统、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智能制造信息应用系统。推进国产硬件、数据库、中间件、安全软件及各类应用软件的集成、适配和优化,构建基于自主可控基础平台的软件开发和服务生态。

推动共性平台建设。着眼未来趋势和技术前沿,着力发展小程序、快应用等轻量化移动互联网平台,培育平台软件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等的基础软件平台,以及面向各行业应用的重大集成应用平台,提升适应平台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的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环境支撑。探索建设国际化开源社区,支持领军企业搭建开源开放平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源项目和产业生态。推进通用软硬件适配平台、共性技术测试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面向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应用领域的技术攻关适配工作。

2.培育面向未来的信息服务业态。

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能级。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国家级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中心、智源计算与训练平台等重大项目落地,在机器学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支持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在数理与数据融合、类脑智能模型、新型机器学习等方向取得积极进展。建设国家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在科技冬奥、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战略性标志成果,拓展AI+工业智能、智慧物流、无人机调度、数字精准医疗等行业性应用解决方案。

推动区块链开源创新及应用。聚焦区块链高性能、安全性、隐私保护、可扩展性等方向,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标准体系制定,实现自主可控和持续迭代升级。推动长安链开源底层技术平台和长安链技术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区块链与先进技术支撑服务BaaS平台、统一数字身份认证平台等关键基础性数字化平台。推进长安链生态联盟建设,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民生保障、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拓展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典型场景,构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区块链应用体系。

推动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鼓励工业5G芯片/模组/网关、边缘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研发,加强研发设计模型、工业机理模型、先进算法的突破与融合,推进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等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与服务优化,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20个左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平台+产品”“平台+模式”“平台+行业/区域”解决方案。壮大服务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协同办公、产品采购、智慧居住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平台。支持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展测试验证和商业化推广。

增强网络安全自主可控能力。聚焦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等应用领域,推动主动防护技术开发,加快信息安全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智能转变。发展自主安全芯片,支持密码、可信计算、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可信产品服务产业化。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拥有网络安全与信创产业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优质企业。

3.构建开放领先的数据要素生态。

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推动数据原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提升IPv6应用广度深度,实现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加快推进双千兆计划,规划建设数字原生城市专用网络,率先推动数字城市管廊、数字城市生命线建设。建立物联、数联、智联三联一体的新型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实施“城市码”体系建设工程和“时空一张图”工程。统筹北京区域内各类数据算力中心资源,建立京津冀协同高效的算力中心体系,推动形成4000PFlops总算力规模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建设开放互联的国际数据枢纽。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立健全数据交易规则、安全保障监管机制,探索建设隐私计算基础平台项目,开展数据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试点。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平台企业分离数字资产,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搭建数据溯源、授权存证和完整性检测平台,支持发展联通ToG、ToB、ToC之间的数据平台交易、数据银行、数据信托和数据中介服务,构建完善的数据资产化运营生态。

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落实好国家《数据安全法》,探索制定数据资源产权、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重点领域规则。支持互联网企业、数据平台公司建立内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产生、存储、使用、传输、销毁、归集等全生命周期的合规管理。探索推进不同安全级别跨境数据流动的有序开放,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内少量试点企业与国外特定范围内实现数据流动合规。

4.引导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支持大型龙头企业面向特定区域、行业和场景,构建泛在连接、深度协同、云化服务、高效赋能的通用型平台,支持研发普惠化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推出知识库、创新App等共性解决方案、增值服务和标准。以智能生产、智慧生活、智慧城市为重点,推动数字仿真分析、交通一体化出行服务、智慧平安社区管理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1-2家世界级平台型企业。完善平台经济监管模式与治理体系,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科技服务优化升级行动

以支撑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建设好中关村论坛,巩固提升研发服务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创新链、延伸产业链、配置服务链,深度支撑北京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对全国乃至全球创新辐射引领作用。

1.提升研发服务全球竞争优势。

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在科研攻关、空间保障、团队组建、制度建设、人才配套等方面加强服务,支持其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作用。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化在京布局。

布局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支持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尽快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前沿信息技术、光电子、物质科学、数字生物等领域,布局新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引入一流科研与运营团队,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围绕“四个占先”“四个突破”重点领域,以多方参股的方式建立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支持高校院所与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创新。支持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挥重大科研平台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实现更多引领性原创重大成果突破。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行业创新联盟、新型共性技术平台等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出题、多方参与的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赛马”等联合攻关机制,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2.做大做强特色科技服务集群。

增强工程技术服务国际竞争力。发挥央企主体作用,聚焦高铁、核电、电力、能源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技术服务品牌。支持开展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维管理等领域的基础软件及其核心模块开发,加强信息技术在工程服务领域的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以对外投资、对外援助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带动设计服务、检验检测、咨询服务等企业“抱团出海”。支持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承接海外外包业务,开展中国标准境外推广应用,培育世界级综合服务集团。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化水平。发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建立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的协同保护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提高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水平,支持开展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托管、资产评估、投融资等增值服务,培育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推动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化发展。推动检验检测类事业单位改革,成立市场化服务机构,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培育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围绕重点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发展需求,支持筹建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提升高端检验检测服务能力。

加快科技咨询服务转型升级。支持咨询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行业数据库、知识库建设,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型发展新型咨询业务,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咨询智库。深入挖掘在京咨询领域外资代表处、分支机构等资源潜力,引导其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跨国咨询公司、区域性总部。发挥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整合行业服务资源,搭建开放型知识服务平台,探索科技咨询成果评价机制。

提升专业设计服务品质。支持开展设计工具、方法、标准、基础数据库研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设计服务中的集成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制造业园区试点建设一批服务高精尖产业的中试熟化生产线,在京津冀地区布局设计产业试制、打样等中试车间,延伸和拓展设计产业配套服务链条。加快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设计奖项群,培育一批标杆性设计机构,提升“设计之都”品牌。

3.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支撑。加强“三城一区”主平台统筹联动,建立技术、土地等要素资源对接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技术转移服务,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通道。依托高校院所、科技型龙头企业,支持一批技术集成、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开发、技术推广与示范等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中试+企业孵化”成果转化模式试点,探索建立利益相关方参股共建的中试熟化和转化服务机构。支持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聘用高水平技术经理人,建设具备科技成果培育、市场谈判、应用推广等功能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建立对技术类资产进行管理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

提升专业孵化服务水平。支持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发展,建设一批专注于中试开发、技术集成和工艺优化等环节的硬科技孵化器,推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驱动型孵化器,支持国际知名孵化器在京落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离岸科技孵化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科研设施、孵化资源向全球开放共享,培育“孵化空间+科创投资+O2O孵化”的跨境双向孵化服务。积极探索“前孵化”投资服务的“北京模式”。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行动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发展定位,立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首都文化内涵,紧扣“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升级,提升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能级,促进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彰显城市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

1.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科幻产业。瞄准科幻电影、科幻动漫、科幻出版等重点领域,支持数字成像与合成、数字绘景、数字渲染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支持科幻原创作品创作与转化。推动新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科幻创作基地、大师工作室落地,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幻产业集群。用好北京科幻产业基金,办好中国科幻大会、北京科幻电影周等品牌活动,策划科幻电影首映、科幻文学签售会、科幻衍生品首发等特色活动,提升科幻产业品牌知名度。

推动视听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智慧广电建设,支持4K/8K、5G、AR/VR/XR、AI等新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应用,升级打造以超高清、云化、IP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广电网络传播体系。支持创作生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视听精品,发布5G+视听创新应用场景、5G+8K新视听产业地图。推进中国星光视听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加快中国高新视听产业园、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8K超高清示范园建设,推进南城视听产业集群发展,探索布局连接丰台、房山、大兴、亦庄、通州、河北大厂、天津滨海新区的“京津冀视听走廊”。筹办国际视听大会,办好中国国际视听大会,持续举办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视听中国·北京视听之夜、相约北京·全球组团联展等视听国际交流品牌活动。

提升传统领域竞争优势。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旗舰计划”“涌泉工程”“滴灌行动”,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企业。支持重点题材项目创作,鼓励音乐、影视、网络文艺等作品创作生产,持续打造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鼓励新技术在出版发行、影视节目制作和传输、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传统文化领域的应用,推进文化内容创作、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创新。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运用能力。

2.引导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国家级文化产业空间载体引领作用。加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打造一批实力强劲的文化科技产业集群。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支持数字文化、文化贸易、文化保税等新业态集聚,发挥文化创新“试验田”作用。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出口贸易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视听产业园等重点文化园区建设。

推动市级文化产业园特色发展。分级分类开展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和效能,推进园区品牌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加强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一批富有活力和特色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3.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彰显文化与旅游融合魅力。以“一城三带”为核心,依托老城、三山五园、永定河、大运河等文化资源密集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东城、朝阳、延庆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开展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力。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通州文化旅游区等品牌旅游区建设,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加强世园会园区后续利用,培育国际文化旅游地标。加强核心区老厂区、城市副中心老旧厂房、新首钢地区、门头沟“一线四矿”等工业遗址的保护利用,发展一批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工业主题精品酒店、工业场景体验地。培育特色旅游品牌,组织开展精品民宿挂牌认定,建设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旅游小镇。充分利用奥林匹克遗产,抓好场馆、设施赛后利用,打造国际体育文化旅游新地标。

提升文化与商业融合品质。实施“文化商圈”培育计划,推动前门-大栅栏、王府井等商业街区植入高品质文化设施、文化景观和文化业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文化商业新地标。推动隆福寺、北京坊等文化消费空间高品质发展,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等老城文化体验消费新地标。做大做强北京网红打卡地品牌矩阵,做好北京网红打卡地年度评选推荐工作,推出北京文化和旅游时尚消费权威指南。在城市副中心、新首钢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区域,规划建设一批集展览展示、艺术表演、互动体验、时尚消费、公共阅读、商务会展、艺术品拍卖等于一体的文化休闲空间,培育旅游休闲街区等特色文化消费目的地。在前门、大栅栏、琉璃厂等区域集中打造老字号聚集区,引导重点服务行业老字号汇聚,焕发老字号新活力。

商务服务开放提质行动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先进服务规则,坚持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导向,深化落实“两区”建设部署,推动更高水平开放,聚焦商务中心区、金科新区等区域,吸引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集聚,提升总部企业全球资源配置力,做强本土专业服务品牌,打造全球高端商务服务新中心。

1.提升总部全球资源配置能级。

培育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完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标准,鼓励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型机构落户,打造全球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节点。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京设立投资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等经营性机构,开展辐射全球的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受托管理经营。引导本土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在境外设立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增强在全球营运网络中的话语权。

加快新型总部和民营总部集聚。聚焦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引进一批成长快、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在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或投资公司,培育一批本土平台型总部企业,支持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开展跨区域经营,将本土总部打造成为全球战略管理中心。积极落实总部企业奖励措施等相关政策,鼓励包括民营总部企业在内的总部企业在京高质量发展,在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2.加快专业服务业国际开放。

放宽专业服务市场准入。探索实施重点服务领域国际执业资格认可,发布境外职业资格来京服务目录,支持具有境外高水平职业资格的外籍人员来京服务,在工作许可、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探索推进京港澳专业服务机构共建,建立港澳专业人士来京对接服务机制,推出一批合作共建清单。鼓励支持境外评级机构在京设立子公司,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落实工程设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开放政策,支持一批外商投资工程设计企业在京落户。

增强国际高端服务能力。对标世界城市名册等专业领域国际权威榜单,建立招商目标清单,加快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国际组织及行业协会集聚。鼓励本土会计、广告、咨询、人力资源等具有实力的专业服务企业以新设、并购、合作等方式开展境外业务,探索建立专业服务国际联合体,拓展国际服务市场。加强与驻外使领馆、外国商会、国际组织对接,共同开展专业服务国际合作项目和品牌交流活动。

培育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机构。支持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和商事调解机构在京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民商事争议领域涉外仲裁和涉外调解业务,依法支持中外当事人在仲裁前和仲裁中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临时措施的申请和执行。支持境内外当事人选择北京作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仲裁地。做好仲裁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访问国际学术前沿网站的安全保障服务。

3.提升商务服务业全球影响力。

培育专业服务领军机构。实施专业服务业旗舰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以横向联合、并购、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以单独或联合模式提供全过程、全链条、跨领域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建立骨干企业储备库,“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精准发力,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领域的骨干企业。支持专业服务业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评选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细分领域品牌企业。支持专业服务业品牌区域建设,加快特色领域的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和功能平台集聚。

提升国际会展影响力。高水平设计和建设大兴国际会展中心、新国展二三期,以高端展、国际展、特色展为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展入驻。扎实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完成雁柏山庄、栖湖组团等重点项目,建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推动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等标志性项目落地,提升京西地区会展功能。支持组建国际展览集团,积极申办国际组织年会和会展活动,培育航空、科技服务、服务贸易等展会品牌。

超大城市流通体系优化行动

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引领,以服务和保障首都城市高效安全运行为主线,发挥“双枢纽”机场的通道和配置作用,优化链接生产与消费的超大城市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国内国际要素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确保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顺畅,形成超大城市高效运行保障示范。

1.构建高效便利的流通网络。

打通国际循环骨干通道。加强国际航空物流统筹规划,依托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鼓励中外航司加大运力投放,健全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全面提升“双枢纽”国际货运承载力。完善航空口岸功能,发展“卡车航班”“空空中转”通关模式,构建高价值商品的快捷物流服务网络。合理利用天津港与马坊海铁联运班列,支持具备条件的物流基地和重点企业引入铁路专用线,提升海铁联运发展水平。加强京津冀空港、陆港、海港联动,完善新型一体化联运转运衔接设施规划布局,有效衔接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提升陆海空多式联运组织能力。

完善城市物流网络体系。以增强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为核心,着力构建“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的“3+1”城市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推动存量综合物流基地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快马坊、京南等物流基地转型升级,完善各区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专业类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规划建设。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强与北三县、天津武清、河北涿州等周边大型物流集散区的协同与衔接。

夯实应急储备物资保障体系。优化应急储备物资品种结构,高效组织生产、采购、仓储、配送、投送等全环节运行。完善应急储备设施网络布局,推进一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复合型应急仓储设施。加强粮食储备与应急保障,优化粮食应急加工、发放网点布局,加快北京粮油食品应急保障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绿色智能的粮油仓储物流体系。建立京津冀应急物资协同保障机制,支持政府储备物资生产基地、存储设施在津冀蒙等对口帮扶地区布局。

2.打造全球供应链枢纽城市。

提升全球市场资源配置力。依托空港口岸和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畅通国际商品采购渠道,扩大中高端商品进口规模,实现商品贸易服务全链条协同。发挥中央企业对石油、天然气、贵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的集配优势,支持搭建电子交易平台,积极争取国际定价权,增强“优进优出”和高效配置资源能力。支持龙头商贸流通企业创建具有充分议价权的国际采购联盟,建设跨国采购中心和连锁分销中心,提升资源集成能力。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联盟、搭建智慧平台,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促进现代流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协同共建供应链,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供应链创新示范企业。鼓励批发、零售、物流等领域品牌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提升跨境供应链服务能力,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为重点,加强国际贸易供应链企业聚集,增强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等功能。

3.推动流通服务模式创新升级。

培育新兴流通服务业态。加快建设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导企业加大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力度,探索推进跨境电商体验消费新模式。推动物流企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聚焦运输方式、末端组织、物流装备等领域,积极发展嵌入式物流、仓配一体化物流、第四方综合物流等现代物流服务,培育一批网络型龙头物流企业。

支持传统流通服务升级。鼓励传统商贸流通数字化、平台化升级,拓展金融、数据等新兴服务功能,逐步向“仓干配”“运贸融”等多功能集成商转型。以大宗货物长距离“公转铁”“散改集”为导向,加快砂石骨料、商品车、钢材等重点大宗物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支持发展铁路和新能源车辆等绿色运输方式,全面提升货物到发绿色运输比重。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由产品集散向产地直采和终端零售环节延伸。

生活服务品质提升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强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全面提升家政、托幼、养老、教育等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加快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1.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推动房地产、金融业、互联网等企业进入家政领域,重点发展生活照料、居家养老、托幼育儿、病患陪护、家庭管理等综合性家政服务。推动具备条件的“中介制”企业向“员工制”运营模式转型。培育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推动家政服务向高级管家、母婴护理、儿童早教、人力资源等领域拓展。依托西城、朝阳、石景山等重点推进区,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发挥领跑企业、领跑社区和领跑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立服务网点,推动家政服务与物业、快递等融合发展,打造全链条家政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家政服务立法,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创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加大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力度,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从业人员职业晋升通道。推动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平台登记覆盖范围,保障供需双方权益。

2.加速医疗养老服务产业化。

推进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口腔医院等一批优质医院新院区建设,在“三城一区”、朝阳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地区规划新建国际医院。发展互联网医院,支持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诊疗、智慧康养等新模式,推进5G院前急救、中医大数据智能诊疗等示范项目。推进“互联网+”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模式,开展面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等智能化服务。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健康服务与互联网、养老康复、健身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医养结合,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提高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符合条件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大力推行核心区、中心城区异地养老,提升远郊区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床位利用率。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落实好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支持政策,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建设10000张左右家庭照护床位。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职业认定和评价机制,提升养老护理专业技能,力争每年培育养老护理员10000名左右。加强区域合作,推进环京周边地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3.优化多层次教育服务供给。

优化涉外教育服务,扩大国际教育供给。做强“留学北京”品牌,建设“丝路学堂”国际交流平台,加强来京留学规范管理,促进留学教育提质增效。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做强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学前教育资源充裕的幼儿园增设2-3岁幼儿托班,支持早教机构在具备条件的社区设立小规模连锁式日托中心,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中心城区每区至少建成4个不同形式的托育示范机构。

四、实施现代服务业能级提升六项支撑工程

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释放改革与政策红利,大力实施专业人才集聚、业态融合升级、开放合作深化、改革活力释放、重点功能区提质增效、服务品牌建设等关键举措,促进各类要素高效流动配置,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培育国际一流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

人才集聚支撑工程

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导向,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加强人才保障服务,引进和培育高端领军人才,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

1.建设高水平服务人才高地。

加快高素质专业人才集聚。落实“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要求,聚焦金融、科技、信息等重点服务领域人才需求,吸引具有国际一流视野、行业资深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集聚,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全方位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搭建国际一流人才发展平台,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从战略科学家到领域专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提升北京全球人才竞争优势。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首批出入境新政,开展重点领域“白名单”人才来京免签、用人主体自主认定外国高端人才及急需紧缺外国专业人才申办相应工作许可证等试点。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外籍人才配额管理制度,探索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实施全球范围内“人才寻访”计划。下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权限至“三城一区”或外国人集中的区域。完善服务业领域人才职称评定制度,进一步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人员和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2.提升人才开发市场化水平。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市场。允许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外商独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本市高精尖产业登记指导目录,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财税等产业支持政策,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跨境业务。高水平建设运营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人才市场服务能级,构建面向京津冀、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人才市场体系。支持各区建立区域性、专业性人才资源市场,开展人才寻访、特色素质测评等市场化人才服务。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开展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大力发展“互联网+”培训模式,支持建设一批培养培训平台,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广泛应用。大力推动产教融合试点,支持国内外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100个左右工程师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15个左右职教集团和若干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

3.营造国际一流人才服务环境。

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化服务。在全市范围推广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证件“两证联办”,逐步探索推行“两证合一”。支持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探索零工经济等灵活用工模式,实现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与精准匹配,营造宽松的职业发展环境。以完善全流程国际人才服务为导向,优化“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服务站点布局,打造“落地即办、未落先办、全程代办”服务体系。

优化人才生活配套环境。落实好《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等人才新政,进一步营造发现、引进、培养、留用优秀毕业生制度环境。加强市区联动,用好人才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政策,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紧缺急需人才支持力度。统筹国际医院优先向“三城一区”、自贸试验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布局,做好各类人才医疗、子女入学保障服务。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推进国际人才属地化管理,支持各区因地制宜,提升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等全方位配套水平,打造“类海外”宜居宜业环境。

业态融合升级工程

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化技术渗透、业务关联、链条延伸,形成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抢占高端生产服务价值链制高点,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支撑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

1.加快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服务业链条化发展。以提升制造创新能力为导向,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提升商务咨询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以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为核心,提升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专业化水平,培育计量测试服务市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管理服务,推动制造服务业价值链延伸增值。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培育供应链服务企业、服务平台、服务网络,推进重点行业供应链体系智能化、可视化,提高生产制造与流通消费一体化服务水平。

培育制造服务业品牌主体。围绕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支持打造一批集战略咨询、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创新、数字能力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龙头企业。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延伸产业链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带动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培育制造服务业新型产业服务平台、社会组织,鼓励开展协同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提升新兴领域的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

2.强化服务型制造业核心优势。

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和推广C2M、数字工艺地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模式,拓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柔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共享生产平台等产业链高价值环节。支持大型制造企业优化生产全流程,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由产品设备生产商向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大力培育服务衍生制造,支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企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推动生产制造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

加强试点企业和项目培育。完善服务型制造规范和标准,引导制造业重点行业分类制定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推动面向应用的服务标准制订。进一步完善本市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聚焦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面向中小企业的制造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工作,认定一批市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企业和园区,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申报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区域,争创全国两业融合示范城市。

3.推动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升级。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坚持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推行普惠性联合“上云用数赋智”,带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中小企业以资金注入、技术入股、协议共建等形式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数字服务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系统解决方案开发、应用场景搭建。支持在重点功能区、科技园区等建设公共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开源社区,强化平台、服务商、金融等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

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大力发展在线服务,在电子商务、生活服务、文娱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做大做强一批数字化服务旗舰企业,支持构建“大平台+小前端”的新型服务模式。支持制造企业建设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围绕智能手机、新一代显示、智能家居、无人化装备、高端仪器仪表等优势产品,打造10家左右世界级智能制造“灯塔工厂”。面向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支持开发应用软件、智能控制系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涉农电子商务发展。

开放合作深化工程

坚持国际一流、首善标准,深化“两区”建设,对内放开,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贸易规则、服务标准接轨,营造更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提升全球服务体系治理话语权。

1.打造特色服务开放新高地。

培育自贸组团特色服务优势。海淀组团和昌平组团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产业,培育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试点建设离岸创新创业中心。朝阳组团、通州组团、顺义组团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跨境金融等产业,建设以国际投资、跨境消费、财富管理、航空服务为特色的国际商务功能枢纽。大兴组团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成果转化需求,瞄准未来产业和前沿技术方向,吸引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强综合保税区服务型枢纽建设。推动天竺综保区创新升级,聚焦医疗健康、文化贸易、国际消费等领域,拓展保税研发、保税服务、保税租赁等业态,探索推动离岸贸易发展。高标准建设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重点发展数字医疗、跨境电商、智慧物流、云服务等数字经济业态,搭建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数字产业园、服务贸易园等特色服务园区建设,探索“保税+”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亦庄综保区申报、建设,着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与综合保税为特色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中关村综保区申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服务业开放发展。

2.拓展国际国内服务市场。

完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环境。跟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经济合作协定进展,围绕服务业开放、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聚焦有过渡期、有软性约束的条款,争取先行先试。密切关注国际经贸规则和国内最新实践,加快推动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推进高端服务双向投资升级。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放宽跨境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探索制定信息技术安全等重点领域规则,提升资金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应用领域。

引领国内服务市场大循环。将京冀共建的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制度联动创新、产业深度合作的有机载体,落地一批标志性的高端服务项目。引导在京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在雄安新区布局,加强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分工合作。深化京津冀产业合作,聚焦产权交易、技术研发、人才就业等领域,探索一体化联合授信、技术市场融通、职业认证机制,引导服务资源跨区域高效配置和充分流动。完善京港、京澳、京台合作机制,推动双向投资和服务贸易提质增效,带动服务品牌的定向输出,促进跨区域服务市场拓展。

对接融入国际服务网络。聚焦信息服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与许可等方式实施外向型技术转移,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优势。支持搭建数字贸易服务平台,丰富知识产权、标准制定、风险规避等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助力服务企业全球业务拓展。支持龙头服务企业以新设、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推广中国标准,深度融入全球服务链、价值链、创新链。支持大型企业和平台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跨境投资规则制定,主导多边、双边、区域服务市场多层次治理,增强在国际服务市场制度体系中的话语权。

改革活力释放工程

围绕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探索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和机制改革,加强新兴服务业态和模式的监管创新,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构建“负面清单+正面激励”市场准入模式。严格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本市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引导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健全常态化民营企业项目推介机制。

全面提高经营许可办理效率。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以“照后减证、并证”为重点,完善改革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在“互联网+”交通、教育等领域,推行线上线下许可“一表申请、同步办理、只发一证”。推进“一址多照”改革,公布“集群注册”地址资源,提高科创企业开办便利性。扩大告知承诺适用范围,在不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以外的行业、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办理,实现“一诺即准营”。

2.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在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布局,持续推进科技、文化领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反垄断执法机制,加强企业反垄断合规指导,出台经营者竞争合规指引,明确竞争行为底线边界,提升企业合规意识和能力。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方面的隐性壁垒,依法平等保护民企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3.健全市场监管防控机制。

探索新兴监管模式。探索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征的全链条监管模式,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且有效防范风险的市场准入事项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在部分领域试点推行“备查制”改革。大力推动包容审慎监管,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临时性、过渡性监管规则和措施,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企业发展留足空间。深化市场监管风险洞察平台运用,健全企业信用风险监管指数,率先实现现代服务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信用建设。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升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水平。持续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支持市场主体对产品服务质量做出高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信用承诺。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培育壮大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促进政府和市场共建共创、共享共用、互利互赢,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大合力。

重点功能区提质增效工程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业促进、分区施策、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高端产业功能区和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引导本市现代服务业合理布局,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1.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能级。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人口、环境等评价标准,腾笼换鸟,有序引导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商务等优质服务要素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发展较为成熟的功能区布局,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环境,塑造服务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2.增强新兴产业功能区承载能力。

以拓展首都城市功能承载空间为导向,加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文化旅游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南苑—大红门地区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方向,加速特色化、高端化服务要素集聚,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长极。

“北京服务”品牌建设工程

树立质量优先、标准引领、品牌致胜发展理念,推进“质量-标准-品牌”协同升级,形成首善一流的服务规范,打响具有国内示范性和全球影响力的“北京服务”品牌。

1.提升“北京服务”质量标准。

推进重点领域服务标准创制。加快推进标准化地方立法,发布实施《北京市标准化办法》,明确标准制定、实施、监督管理的规范性要求。持续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形成一批能够代表北京水平、引领行业规则的“北京服务”标准。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对成效较好的试点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大力培育标准化服务业,支持标准化宣贯培训、咨询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服务质量评价监管。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等,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建立自我质量评估制度,发布重点领域的服务质量报告。实施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行动,分行业遴选和公布一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现代服务业标杆企业。健全服务质量风险监测机制,完善监测、采信、分析、发布等功能,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和结果通报。建立跨部门、跨领域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服务质量问题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加大服务质量随机抽查力度。

2.提升“三平台”国际影响力。

持续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全球服务贸易展示、交流、洽商、合作平台,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擦亮支撑国家开放发展的金字招牌。持续办好中关村论坛,坚持市场化运作、常态化办会,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举办金融街论坛,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

3.释放“北京服务”品牌价值。

搭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探索构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数体系,做好与国际、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对比,滚动发布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蓝皮书。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

彰显国际活动品牌号召力。办好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交流新平台。推进“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成为国家级人才峰会,成为全球创业者的交流和展示平台。高水平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好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北京赛区活动和比赛,积极申办顶级国际赛事,打造国际文体赛事首选地。擦亮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旅游节、国际时装周等国际活动品牌,打造汇集顶级交流、高端发布、全球交易、高水平展览的多功能平台。提升世界5G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专业会议能级,成为现代服务业国际开放交流的前沿平台。

五、规划保障

加强组织实施

用好本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重大政策和改革统筹。坚持清单化推进、项目化管理、精细化落实,加强市级各部门、各区、各重点功能区的工作会商与协同联动,着力破解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方式,做好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

强化项目带动

以“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功能区等区域为重点,加快落地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实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配套服务”改革,以“标准+承诺”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市区两级企业“服务包”制度,做精做实“管家式”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完善政策支撑

持续推出产业政策工具箱,推动重点领域支持政策落地实施,放大政策引导效应。在符合规划条件前提下,用好城市更新、腾退空间、低效楼宇改造利用相关支持政策,支持更多老旧存量空间资源改造升级,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业园区或集聚区。落实国家服务业改革发展部署,制定服务型制造、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配套支持措施。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落实好减税降费、科技创新券、中小企业服务券等普惠性政策,发挥对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的拉动效应。

做好风险防控

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进一步落实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完善反垄断审查、行业管理、用户认证、行为审计等管理措施。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严格防范和有序处置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等外部形势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风险评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