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气象史上改革发展投资规模最大、气象灾害防御效益最明显、公共气象服务普惠成果最多、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五年来,我省气象部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考察时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办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气象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挖掘动力,重大气象工程提速实施,关键领域改革破冰推进,全省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气象服务效益凸显,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气象服务保障“三件大事”落地实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开展区域灾害联防、信息共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明显。围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成立雄安新区气象局,推动省部联合印发河北雄安新区智慧气象发展规划。围绕筹办2022年冬奥会,建成了站点布设多、气象观测要素全的雪上项目赛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赛事精细化预报与智慧服务系统投入业务应用。
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凸显。构建了严密、高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有效提升,出版了《河北省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地图集》,初步完成8个灾种综合灾害风险区划,“六个一”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实现县级全覆盖,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应用,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数据库达36类116种、40万余条。顺利完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坚持紧贴决策和公众需求,建立了省、市、县党政“一把手”重大气象信息直通渠道,以及由市级气象部门直连省级通信运营商的手机短信全网快速发送机制,广播电视插播机制覆盖11个设区的市,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普惠服务产品56种,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较“十二五”提高2.9分。开展环境、人工影响天气、农业、交通、旅游等气象服务,有效支撑生态修复、环境改善、农业生产及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冀中南国家级飞机增雨基地和冀东、冀西北飞机增雨保障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年均增雨30亿立方米、防雹面积800万亩。依托河北省环境气象中心,开展了雾、霾、沙尘、酸雨等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和扩散能力、减排效果、环境承载力评估等,重污染天气预警准确率达87.5%。大力发展为农气象服务,建成1个省级农业气象中心和11个省级农业气象分中心,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持续完善,农业生产趋利避害,灾害损失大大降低,直通式服务覆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85%以上种养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保障了我省粮食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气象核心业务能力明显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成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新建风廓线雷达2部、微波辐射计9部,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乡镇覆盖率100%。初步构建了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模式释用产品和智能协同技术,0-72小时格点预报分辨率达1小时、1公里,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超过85%。集约化的统一基础数据环境基本建成,高性能计算集群投入业务运行,运算能力达160万亿次/秒,省级大数据资源池提供产品近300种,“一网、两池、四平台、多应用”整体架构初具规模。
(二)存在的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省气象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但对标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的要求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不足。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仍需加强。应急预案等制度有待完善,气象公共服务业务需要进一步规范,联防联控机制亟待健全,“分时、分众、分区、分灾种”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推送还不够精准,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六个一”建设发挥作用不够。
服务重大战略服务民生能力有待提高。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冀西北绿色产业、县域特色产业振兴等能力不强。与雄安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相适应的智慧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亟需建立。冬奥会赛事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及信息化水平与国际标准还有差距。民生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气象观测预报预测业务存在短板。立体精密的气象观测网需进一步完善。暴雨山洪灾害易发区地面气象观测密度不能满足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垂直大气探测能力不能满足预报需求,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有遗漏,海洋气象监测能力不足。天气雷达监测存在盲区,新型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和应用水平不高。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尚需完善,数值预报应用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精准水平尚不能达到社会期望。
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缺乏。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气象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存在差距。运用市场思维、开放思维、法治思维,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内激活力,外生动力,气象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气象参与社会治理的标准和政策还不健全,权利和义务不清晰。
(三)“十四五”面临形势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开启气象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气象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时代气象工作新要求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气象工作提出了“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新要求,我省气象事业亟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
“三件大事”加快实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的加快实施,特别是省部合作在雄安新区共建“全国智慧气象示范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绿色生态气象保障先行区”的目标定位,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和战略支撑,亟需河北气象工作实现更大作为。
防灾减灾救灾复杂形势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气象灾害突发性、极端性显著增强,随着经济社会承灾体体量持续高速增长,极端气象灾害的巨大破坏性成倍扩大,气象灾害仍然是制约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补齐防灾减灾工作短板,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对河北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期待。随着河北省“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的进一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深入实施,绿色生态产业、粮食安全、县域特色产业、健康河北、文化旅游、能源交通等民生工程建设推进,政府和社会对智能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广泛,对气象服务新业态提出了更高期待。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以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气象强省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智慧气象为标志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业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治理体系,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服务2022年冬奥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全省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到位,确保河北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为牵引,加强技术融合,以雄安新区智慧气象服务、冬奥精细化预报技术为引领,驱动气象服务模式创新、气象业务技术创新、气象科研机制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气象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业务、服务、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业务发展整体推进,气象服务突出区域特色,科技创新方向聚焦,运用系统观念全面推进我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破除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助力京津冀气象协同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智慧气象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精准聚焦生命、生产、生活和生态领域的服务需求,着力解决有限服务能力和无限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建成普惠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气象服务保障水平与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基本适应。基本建成覆盖京津冀立体精密智能气象监测网和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体系,建成以智慧气象大脑为中枢的智能气象观测网。初步建成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气象事业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分钟级发布,广覆盖、快传播,推动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落实到位。年人工增雨(雪)达33亿立方米,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保持在800万亩以上。
智慧气象服务提质增效。公共气象服务智慧供给,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服务需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行业气象服务提质增效,巩固优势拓展新领域。气象保障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活动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综合观测能力大幅提升。天气监测网更加完善,具备五条廓线(风、温、湿、水凝物、气溶胶)大气垂直探测能力的台站数量增至12个。灾害监测网更加密集,天气雷达探测区域覆盖更广,山区暴雨灾害高发区行政村雨量监测站覆盖率达到95%。
天气预报更加精准智能。智能网格预报更新频次更高,未来0-12小时逐1小时更新,12-72小时逐3小时更新,4-10天逐12小时更新,11-30天重要天气过程预报逐5天更新。0-30天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平均提高3%,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65分钟,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0%。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智能观测技术、资料分析处理、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气象服务等科研团队。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技术基本支撑我省预报业务,复杂地形下精细化预报技术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资料分析处理技术实现观测资料全覆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智能精细气象服务。
建成雄安新区智慧气象全国样板。建成以智慧气象大脑为中枢的雄安新区气象观测基准网、气象感知泛在网和气象物联网,主要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评分达到95分。智慧气象服务实现起步区全覆盖,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2分以上。
三、构建普惠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发展壮大智慧气象服务,面向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以普惠精细为特征,构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加强“气象+”赋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形成多行业多领域融合发展新业态,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
(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深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组织责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聚焦重大气象灾害,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深化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六个一”建设,完善河北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推进市、县两级指挥部全面落地应用,实现部门间灾害应急联动的快速响应。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规标准制修订制度、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进依法防灾。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
拓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开展我省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区划。完善分灾种的气象灾害致灾阈值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多元监测手段,发展多灾种全链条综合监测技术,实现风险早期识别和气象灾害评估。开展基于预报的风险预警业务,联合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完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干旱等气象风险预警。探索开展气象巨灾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
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升级完善基于云架构的新一代河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5G等新技术,提高精准靶向快速发布能力。与宣传、广播电视、应急管理、通信管理等部门共同构建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提高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覆盖率。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标准规范,强化预警信息传播效果评估,推动预警信息准确、及时、快速发布传播。
强化应急处突气象保障作用。强化极端气象灾害和其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突气象保障能力建设,为各级党委、政府做好科学应对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加强重大灾害救援现场精细化气象要素高时空分辨率监测预报服务产品研发。优化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的应急处置气象保障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突气象保障预案体系。加强重大活动精细化气象决策支撑能力建设,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专栏一:智慧气象——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程 |
1.气象灾害防御。提升完善省、市、县三级“六个一”工程建设,建设雷电防御重点单位及防雷设备监管系统,建设防雷检测机构在线监测系统。完善省、市、县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开展特色农业、林果、海水养殖等气象指数保险,探索开展气象巨灾保险。 2.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开展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台风等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开展基于卫星遥感的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和气象灾害评估,完善基于预报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干旱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基于云架构的河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
(二)增强气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
服务交通保畅。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需求,面向公路、铁路、民航、物流等领域,完善智慧交通气象保障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完善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间信息共享及灾害性天气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全面提升气象保障交通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能力。针对沿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我省港口作业、海洋运输、海上搜救、海洋牧场等气象服务,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定位,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气象服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自贸片区气象服务。
服务绿色能源。面向我省能源转型,深入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为我省清洁能源发展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完善与电网、发电厂(站)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针对电线舞动、电线覆冰、雷击跳闸等电力气象灾害,发展预报预警业务,强化电力负荷预测业务,为电力部门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产品。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评估。
服务乡村振兴。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我省“四个农业”发展,持续推进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基于风险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与评估,完善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和防治气象预报技术。开展面向我省粮食种业繁殖基地的农业气象服务。建立集约共享智能化的“云+端”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实现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一张网”。推进11个省级农业气象分中心能力建设,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与我省山前平原农产品主产区、黑龙港节水农业区、燕山—太行山特色农业区、坝上生态农业区和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紧密对接,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推进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建设,扩大和提升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智慧化水平。深化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估,助力品牌农业发展。
服务冰雪经济。聚焦2022年冬奥会和后冬奥期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等,建立冰雪经济气象服务中心,做好针对冰雪旅游区域和雪场运营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拓展体育运动气象服务,细化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探索建立不同体育项目分众化气象适宜度指标体系。
专栏二:智慧气象——现代产业气象保障工——(1)助力生产发展 |
1.交通气象服务。建设气象实况、预报、预测的专业气象服务数据集,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运输气象综合服务平台。 2.绿色能源气象服务。建设风能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和精准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立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模型,优化电力负荷气象预测系统。 3.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建设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搭建农业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服务平台。建设粮食产区、种业繁殖基地、特色农业等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4.冰雪经济气象服务。建设雪场赛道雪质监测预警气象保障系统,搭建冰雪经济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冰雪经济气象服务创新成果中试与孵化。 |
(三)强化气象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服务能力。
持续推进公众气象服务均等化。依托河北公众气象服务云平台,打造河北公众气象服务品牌。加强气象要素实况监测服务和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服务。持续丰富生活类气象产品,形成民生热点气象服务系列产品。发展基于位置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气象服务,优化用户体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嵌入主要媒体、主流资讯、生活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等,实现气象服务触手可及。推动农村地区气象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推进气象服务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气象信息服务能力。
推动科技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加快气象科研业务资源的科普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产品、科普产品的能力。研发具有河北文化特色的系列气象科普产品,统筹集约现有资源,推动气象科普向高质量多元化发展转型升级。深化与地方部门和社会资源的合作,推动气象科普融入式发展,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发展京津冀康养旅游气象服务。围绕健康河北建设,发展康养休闲气象服务。联合卫健、疾控等部门,开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和健康气象风险服务效益评估。发展全程化伴随式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和旅游景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推动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面向各级旅游部门责任人全覆盖。发展自然物候景观、特色天气现象景观、自然地理特色景观等精细化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气象评价业务。开展创建天然氧吧、宜居城市等国家气候标志业务。
专栏二:智慧气象——现代产业气象保障工程——(2)促进生活富裕 |
1.气象科普宣传服务。建设网上数字气象科普馆,升级3-5个基层气象科普馆,开发具有河北文化特色的科普文创产品。 2.康养旅游气象服务。建设康养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升级天气气候敏感性疾病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旅游景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析研判系统。建设自然景观气象监测预报平台。 |
(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
加强典型生态区气象评估。围绕我省典型生态区,开展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充分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卫星遥感资料,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风险、致灾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完善现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和预测业务,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水平和决策咨询能力,服务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加强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
发挥绿色生态遥感监测效益。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典型生态系统,开展多源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建立覆盖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卫星产品数据集。开展生态质量遥感监测和动态评估,加强森林草原、湖泊水体、城市热岛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开展基于遥感技术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的气候影响评估。
强化大气环境治理气象服务。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环境气象中的应用,基于边界层多源融合分析技术,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和时效性,提高细颗粒物、臭氧等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预报能力,完善京津冀重污染天气会商和预警预报机制。提升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能力,增强气象条件对污染防治效果的科学定量评估能力,为“一地一策”精准治污科学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强化对农业生产、生态修复、水源涵养、地下水压采、森林草原防(灭)火、重大活动等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在全国率先建立云水资源评估和催化条件预报预测业务,开展飞机增雨催化试验,推进云模式和催化作业模拟系统的应用,探索大型无人机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强化“地空天”气象观测资料融合处理分析应用。加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完善石家庄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实验基地实验室建设,建设飞机探测技术保障平台,完善我省人工影响天气飞机驻地、专业保障基地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建设监测与作业一体化的智能物联站点,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队伍专业化建设。
专栏三:智慧气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 |
1.遥感监测气象评估。建设坝上、沿渤海、环首都、燕山-太行山等重点生态区的生态遥感监测与气象评估平台,建设极端气候事件生态系统影响评估系统,建设城镇气候资源承载力、生态建设气候效应评估系统。 2.大气环境治理气象服务。建立中长期污染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大气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预报系统,建立精细化减排调控效果评估系统。 3.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继续实施京津冀生态支撑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压采区等区域生态修复人工增雨工程,建设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产区的人工增雨(雪)防雹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升级改装机载云降水探测设备,持续推进石家庄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实验基地云室、风洞建设,建设云模式和催化作业模拟系统。升级改造省、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开展全省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补充建设固定作业站点,推进火箭、高射炮、烟炉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装,建设监测与作业一体化的智能物联站点。 |
四、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加快智慧气象业务建设步伐,以面向气候系统为方向,以立体精密为特征,优化观测站网布局、发展先进技术装备,构建现代气象观测体系;以无缝隙全覆盖为方向,以数字智能为特征,以数值预报为核心,完善预报业务体系;以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以智慧精细为特征,以大数据云平台为载体,创新智慧气象服务技术、打造气象服务支撑平台,构建气象服务体系。
(一)构建立体精密的气象观测。
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观象台研究型业务基本建立,“一站四平台”功能基本实现。升级全省国家气象观测站,增补蒸发观测设备。常规气象观测站(原国家地面天气站)升级为6要素、适度增加固态降水观测设备,全面整治常规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优先在暴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密建设地面雨量监测站,增建S波段和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提高雷达探测覆盖区域(距地1公里高度)。针对我省强对流天气高发区,升级全闪探测站,新建甚高频闪电测绘阵列。在太行山、燕山山脉雨雪转换区布设断面气象观测站,提升山地地形立体观测能力。升级我省3个探空站,建设地面北斗探空接收站。建设由风廓线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和激光雷达等构成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提升大气垂直探测精度。在唐山、秦皇岛、沧州沿海建设地基遥感观测站,增强海洋气象观测能力。依托人工影响天气现有基础观测设施,补充完善“地空天”云水资源立体探测系统。持续运行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应用气象服务观测网。统筹建设“地空天”一体化观测站网布局,结合我省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和大城市群三大空间格局特点,推进“一站多能”观测站建设、按应用功能组网,建成城市垂直观测、城市群协同观测和农业、生态、交通、能源、海洋、冰雪等应用气象观测网。加强高影响天气、重大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活动的综合气象野外观测能力。在我省典型生态区建设卫星遥感真实性地面检验站。依据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在基准气候站和森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生态类型区以及重点城市,补充建设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站和陆-气通量监测站,组成温室气体监测网。
发展先进技术装备。完成天气雷达双偏振改造,升级风廓线雷达,提高天气雷达多参数获取能力,增强雷达对气象目标的监测、跟踪、识别性能,强化天气雷达晴空探测模式应用。发展智能气象观测设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智能化、高可靠性的新型气象观测设备,满足不同场景气象观测需求。收集社会化气象观测数据,开展社会化视频图像气象要素智能判识技术应用。开展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示范。
增强观测装备计量能力。加强地面观测新建设备计量校准和现场核查能力建设,更新省级各类气象计量检定装置和标准器,建设地市计量检定实验室和移动核查校准系统,建设全自动智能化气象计量系统,提高气象计量业务信息化水平。
健全观测装备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全省综合气象观测设备智能化监控、维护、维修、仓储等能力建设,提升各级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加强省级和地市级装备测试能力建设,建设省级大型装备测试中心,实现气象装备自身健康状态监控和评估。逐步推广购买装备全生命周期维保服务。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观测装备的社会化保障工作。
专栏四:智慧气象——气象业务核心能力提升工程——(1)立体精密监测 |
1.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建设饶阳国家气候观象台,补充气象观测设备和多圈层气候观测设备。增补蒸发观测设备121套。升级269个(常规)国家气象观测站。加密建设3762套暴雨山洪易发区地面雨量监测站。升级全闪探测站,新建VHF闪电测绘阵列。在太行山和燕山的雨雪转换区布设断面气象观测设备50套。加密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新建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1部,升级改造现有天气雷达,升级廊坊大厂风廓线雷达,在探测盲区补充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14部。完善12个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站,在唐山、秦皇岛、沧州沿海布设风廓线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岸基GNSS/MET水汽站,新建港口大雾监测站。 2.完善应用气象服务观测网。建设我省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观测站30套,增补区域土壤水分观测设备50套。在现有塞罕坝生态气象监测站、雄安新区国家气候观象台、饶阳国家气候观象台、邢台大气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及11个设区的市,补充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站和陆-气通量监测站各1套。开展高影响天气、重大灾害性天气综合气象野外观测试验。建设卫星遥感真实性地面检验站2套。布设太阳辐射站10套和大气电场仪120套。 3.发展先进气象技术装备。更新省级气象计量检定装置和标准器1套,建设12个地市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和移动核查校准系统,建设1套省级全自动智能化气象计量系统。 |
(二)发展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
发展数值预报模式。融入国家级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研发,为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模式发展贡献河北力量。基于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CMA-BJ),强化本省多源资料同化技术开发,充分考虑与国家级区域数值模式高频次快速循环更新及时的兼容性。重点发展河北高时空分辨率数值预报技术,提升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时效、输出频次、预报性能,实现逐小时快速循环同化,满足我省专业气象服务需求。建设适用河北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实现多时间尺度、多气象要素的精细化格点预测,提升重要天气过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气候预测准确率,强化气候模式本地化预报性能的检验和评估。
强化智能预报预测技术。基于多源预报融合的智能客观预报技术,提升智能网格客观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式集合预测产品释用技术,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河北省智能气候预测系统,开展多时间尺度、多气象要素的精细化格点预测,实现灾害性天气、转折性天气、极端天气事件的精细化预测,提高预见期的预测水平,满足生态环境预测、臭氧预测等气象服务需求。发展海上强对流、海雾、海上大风等海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加强海洋气象数值产品释用,发展海洋气象预报订正技术,建立与陆地网格预报融合的海洋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
发展短时临近客观预警技术。继续改进综合分析集成临近预报系统,发展分钟级滚动更新的临近(0-2小时)预报技术,提升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短时(2-12小时)预报预警的技术支撑能力。发展强对流天气快速识别和客观预报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开展野外观测试验,强化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物理过程的研究,提高复杂地形下灾害性天气发生机理的科学认知,为提升数值模式对华北暴雨预报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完善短中期智能预报业务。发展融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值预报客观释用技术,延长暴雨(雪)、台风、寒潮、雾、霾等灾害天气预报预见期。提高0-10天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更新频次,增加产品种类。开展覆盖数值预报、客观预报方法、主观预报等产品的全流程精细化气象预报质量检验评估。
提高延伸期预报精细化水平。发展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的精细化动力降尺度气候预测技术,提高11-30天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测的精细化水平,强化延伸期气候模式预测结果的检验和评估。
专栏四:智慧气象——气象业务核心能力提升工程——(2)智能精准预报 |
1.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新一代河北睿图模式系统,建设多源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存储子系统,升级基于三维变分资料同化的快速更新循环预报子系统,建设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检验评估子系统,完善中尺度模式预报产品加工处理子系统。INCA预报系统改进,完善相关算法,构建重点区域百米级INCA预报场,建立突发事件快速支撑系统和高精度三维预报产品的显示系统。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系统本地化示范应用,构建延伸期-月-季一体化多模式集合预测系统。 2.客观智能预报预测。建设华北平原暖区暴雨、北上台风、强对流、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智能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无缝隙精细化客观化预测系统,建设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以及重大气候事件预测系统。建设智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平台。 3.山地、海洋专项预报。建立山地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区域洋流、海浪和风暴潮同化系统,建设海上强对流、海雾、海上大风及热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自动识别系统,建设海洋气象预报检验系统。 |
(三)发展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
创新智慧气象服务技术。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智能决策气象服务,实现决策服务精准分析、实时跟踪、自动制作、快速分发。推进“河北决策气象”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等移动服务能力建设,完善面向党委、政府和决策部门的定制服务、信息提醒、意见反馈、效能评价等。建立由用户需求感知挖掘技术、智能分析服务技术、定制化产品智能加工制作技术、数字化按需服务提供技术、气象服务效益评价评估技术等构成的智慧气象服务技术体系,努力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精细化。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智慧气象服务科技研发。
打造气象服务支撑平台。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河北中心,构建支撑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的集约化数据环境,形成上下贯通、内外共享共用的气象服务数据资源池。建设基于开放式基础框架的智慧气象服务引擎,承载各级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管理、专业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保障、辅助决策支持、企业服务支撑等业务,建设智慧气象服务插件,与政府和部门决策指挥、智慧生活场景、公共服务渠道等对接、融合。
挖掘融媒体气象服务潜力。完善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动机制,坚持集约化发展,打造规模效应,完善与社会媒体的融合机制,开展贯通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两微一端”等各种传播渠道的融媒体服务业务,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渠道传播”,推进融媒体气象服务向宽领域、多层次、深融合方向发展。
加强气象行政管理技术支撑。利用气象信息化建设成果,深入开展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化等技术在气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手段延长业务、行政管理半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科技含量和服务精度。开展气象信息、气象舆情信息跟踪和气象服务产品质量评估,强化气象业务管理技术支撑。
专栏四:智慧气象——气象业务核心能力提升工程——(3)智慧精细服务 |
1.智慧精细服务。建设智能化气象信息加工制作系统。建设智能融媒体气象服务平台。升级公众气象服务云平台。 2.行政管理技术支撑。建设业务项目管理、气象信息传播、气象舆情监控等气象行政管理系统,搭建河北省气象行政管理支撑平台。 |
(四)强化信息化和气象大数据共享应用。
提升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升级气象通信网络及硬件设施,扩充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提升气象信息系统的集约化水平。扩充河北气象高性能计算集群运算能力,满足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环境气象数值模式、气候预测模式等需求。升级全省电视天气预报会商(会议)系统,建设省、市云视频会商系统,满足预报业务需求。强化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提升安全技术防护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保障气象云业务安全。强化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本地、同城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容灾备份体系,提升信息系统的恢复能力。
推进气象大数据共享。建设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河北中心,实现大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算法资源集约,支撑科研业务服务,满足中试环境需求,完善“云+端”气象技术体制。强化数据安全,实现气象大数据安全存储。对现有数据业务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信息与国家气象大数据中心充分共享、及时交换,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业务按需供给、高效应用。强化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与质量控制,实现气象数据全流程实时质量监控管理。
强化历史资料信息化。继续对已有馆藏纸质气象观测资料实行信息化处理,完成对馆藏气象观测记录簿、航空危险天气报告观测记录簿、农气簿、建国前资料及历史沿革等纸质气象档案全部信息化,力争馆藏科研、文书等档案全部实现信息化。强化气象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实现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到利用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管理,提升档案资料的共享服务能力。加强电子元数据集建设,开展档案整理、编目和元数据著录工作,形成我省纸质气象档案和电子档案元数据集。开展气象档案编研工作,重点开展百年气象站以及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等专题档案资源库建设。
加强探测资料融合分析应用。发展新型综合气象探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标准数据集生产技术、精细化三维大气实况产品分析技术,形成基于多源资料融合的高分辨率历史观测资料业务产品。开展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站资料以及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风梯度塔等新型观测资料融合分析应用,形成高分辨率实况观测格点业务化产品,强化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分析,实现“观测即服务”。
专栏四:智慧气象——气象业务核心能力提升工程——(4)气象大数据应用 |
1.信息化基础支撑。升级省、市气象通信网络,扩容省级存储资源池和计算资源池,扩充省级气象高性能计算集群,峰值运算能力达1PB。升级省、市、县三级电视天气预报会商(会议)系统,建设省级超高清演播系统。完善省、市、县三级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气象信息备份系统。 2.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河北中心,实施现有气象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完善河北气象数据安全保障系统、河北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与质量控制系统(天镜·河北)。 3.历史资料信息化。开展历史气象资料信息提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河北数字气象档案馆。 4.资料融合应用。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地基遥感、卫星监测等观测标准产品加工处理平台。 |
五、气象助力办好“三件大事”
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高质量推进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满足河北高质量发展需求。
(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强化气象服务助力协同发展。深化京津冀区域气象合作,建成气象监测一张网,加强上下游地区的联合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建立重要天气联合会商制度。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共同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精细化气象服务业务,满足协同发展需求。
提升首都“两区”服务能力。聚焦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共同开展生态气象监测,共同开展气候变化对重点区域地表植被、湿地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共建首都“两区”气象服务系统。依托冀西北、冀东飞机增雨(雪)基地,共同建设“空地”一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配合“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实施,共同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气象条件预报工作,助力冬奥会和当地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气象助力清洁能源、冰雪经济、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
(二)打造雄安新区智慧气象样板。
聚力共筑雄安智慧气象发展基础。构建以气象观测基准网和气象感知泛在网为基础,以气象物联网为纽带的智能气象观测业务体系,开展“地空天”一体化连续观测,提供时间分辨率为分钟级、空间分辨率为百米级的快速更新的三维气象要素数据集。利用综合分析集成临近预报系统,开展快速滚动更新的0-12小时预报。建设智慧气象大脑,搭建高水平的雄安气象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实现对天气气候变化的智能感知、智能识别、智能推演、智能预报。
智慧气象融入雄安智能城市建设。实现气象数据资源与雄安新区“一中心、四平台”共享融合,打造开放式的智慧气象服务引擎,实现“智慧运行、智能处理、即时应用”,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开展白洋淀流域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自动识别业务系统,加强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强化气象、水文以及相关各地雨水情等信息共享,建立预报预警联合会商机制,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智慧气象服务助力雄安生态良好。充分发挥气象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持续开发白洋淀流域空中云水资源,开展雄安新区及周边空气质量气象监测、气象条件预报、大气环境评估,加强雄安新区温室气体浓度和陆-气通量监测,针对“千年秀林”、都市农业开展精细化生态气象服务。围绕白洋淀湿地、白洋淀流域12条河渠水生态,开展气象、遥感监测与服务,为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智慧气象服务高端高新产业发展。面向雄安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新型产业,以及雄安金融岛、总部区、创新坊、科学园等功能片区,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定制式的国际化智慧气象服务。探索出雄安新业态和新模式下专业气象服务新途径,打造全国智慧气象服务新高地。
专栏五:智慧气象——雄安新区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工程 |
1.雄安新区智慧气象基础业务示范。建设一主八辅雄安新区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城市、森林、湖泊、湿地、农田等应用气象观测站,布设网络化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建设智能预报产品数据集、“气象+”应用数据集。建设气象泛在感知设备,制定物联化气象观测设备标准和物联化接入协议。建设雄安新区智慧气象大脑。建设雄安新区气象综合业务支撑平台。研发新一代智能高效开放的预报、预测业务系统。 2.雄安新区智能城市气象服务。建设雄安新区公共气象服务引擎。建设雄安新区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雄安新区智慧交通气象服务系统。 3.雄安新区绿色发展气象保障。建设城市多尺度气候模拟系统。建设“千年秀林”火险监测预警及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建设雄安新区环境气象业务系统。开展雄安新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开展雄安新区生态需水及水资源供需平衡气象服务,开展白洋淀及上游生态水资源改善气象服务。 |
(三)做好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
服务保障赛会赛区赛事。瞄准冬奥会“精彩、非凡、卓越”办赛要求,打造技术过硬的冬奥气象预报服务与装备保障团队,科技冬奥科研成果在冬奥会气象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为张家口赛区赛程调整、变更等赛事运行提供“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观测与预报支撑,为冬奥会各类参与人群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做好冬奥雪务及交通、安保等城市运行领域气象服务保障,确保完成冬奥会火炬传递以及开闭幕式等赛会重大专项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任务。
用好冬奥气象服务遗产。充分利用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装备储备,大力打造我省山地气象学研究创新高地。加强冬奥气象预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继续开展山地复杂地形下预报技术研究,提高我省山区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精细化程度,复杂地形下的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构建开放协同的现代气象创新体系
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面向气象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生命安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人才兴气象战略,推动河北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气象科技创新主体布局。围绕气象科技强局目标,大力发展研究型业务,强化产学研用结合,在观测技术和装备智能化、数值预报模式应用、高影响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灾害性天气发生机理研究、数据质量控制和资料同化、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变化影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气象监测预报等重点领域强化科学研究,聚焦制约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科技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组建开放型研究团队,协同集中攻关,提高自主自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
打造气象科技特色创新高地。发挥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合作创新平台、邢台大气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实验基地和雄安新区智慧气象示范区等资源优势作用,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在智慧气象服务、大气污染治理、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打造独具河北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高地。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国家、省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以改革举措激励创新促进发展,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强化科技创新法人单位主体责任,依据相关规定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二)加强气象关键技术攻关。
发展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技术研发。发展河北睿图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技术,优化短临多源实况数据快速融合技术,发展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的精细化动力降尺度气候预测技术,强化模式预报性能检验和评估。发展融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值预报客观释用技术,提高暴雨(雪)、台风、寒潮、雾、霾等灾害天气预报预见期。
加强智能观测和数据融合分析。开展地基、空基、天基、海基智能观测技术和多种观测设备间的智能协同观测技术研究。强化新型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及多种观测资料质量互控技术研究。研发新型观测设备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应用技术,提高新型观测资料的应用。
强化天气机理研究和科学试验。针对太行山、燕山、坝上、环渤海等特殊地形开展综合科学观测试验,研究暴雨、强对流、高温、雾霾、台风等高影响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键物理过程、演变机理和可预报性,为提高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加强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技术攻关。基于冬奥技术成果,继续开展山地气象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提升复杂地形下的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客观预报预测技术,加强多尺度气象预报检验评估与订正技术。
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技术。研发气象块数据技术,构建雄安智慧气象大脑,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安新区气象大数据网。面向智慧工地、智慧交通、智慧防灾、智慧商贸、智慧康养等领域,开展智慧气象服务示范技术研发。开展雄安新区气候安全、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容量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研发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构建“天基-空基-地基”云水资源立体监测系统,开展针对不同天气系统、复杂地形下的自然云降水形成过程、降水效率以及气溶胶与云降水的相互作用研究,开展降水人工作业条件、催化响应及效果综合评估技术研究。利用云室、风洞和室内试验平台,开展云物理机理和催化作业技术研究。针对不同特色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试验示范区,开展服务应用研究和特色技术研究。
(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岗位管理机制,优化岗位考核体系,全面推行代表作和国内同行专家评价制度,选拔一批省级气象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利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开放式平台和京津人才辐射优势,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方式,带动和培育现有人才。适当放宽人才招聘专业条件,利用雄安和冬奥特色科技创新高地吸引人才。
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好气象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专业技术人才横向纵向交流力度。发挥法人单位主体作用,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自觉将“选、育、管、用”人才贯穿日常工作全链条,推动气象人才高质量发展。
强化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加网络同步教育课堂培训模式,丰富网络课件教育资源,落实好全国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把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始终放在首位,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筑牢党性根基,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强化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特色专业及配套能力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七、构建规范有力的现代气象支撑体系
(一)构建现代气象法治体系。
推进地方气象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开展《河北省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立法工作。完善气象标准体系,稳步推进业务、服务、管理方面的气象标准制修定,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提升气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水平。
推进气象法治高效实施。完善气象法治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双随机”抽查、质量考核、信用评价、联合惩戒等措施,继续将气象灾害和防雷安全纳入地方、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推进联合执法、委托执法、综合执法等执法模式。加强法制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高效的气象行政执法培训和保障体系,提高气象法治建设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开展严密的气象法治监督。完善气象行政执法有关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通过完善法制监督、层级监督、专门监督、政务公开、社会监督等监督措施,对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职责进行全过程监督。实施法律风险防控专项,全面防范在人、财、物、工程、科研、行政管理、气象服务、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经营等领域的法律风险。
(二)夯实一流气象基础设施。完善台站基础设施,优化台站环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台站,实施“一站多能、特色台站”建设。加快推进雄安新区气象局、雄安新区和饶阳国家气候观象台基础设施、中国气象局邢台大气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基础设施、河北省人影气象档案馆、气象装备业务保障用房和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气象科普基础设施融入当地科技场馆建设,实现集约式发展。
专栏六:智慧气象——气象设施综合提升工程 |
1.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河北省基层气象台站供水、供电、供(保)暖、道路、业务系统运行环境等基础配套,构建标准化、集约化、开放型的综合气象业务支撑平台。试点开展被动房建设,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气象文化浓厚的气象文化示范台站。建设饶阳国家气候观象台业务用房。 2.雄安新区气象局。建设雄安新区业务用房、办公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开展雄安新区国家气候观象台基础设施建设。 3.科学试验基地。建设邢台大气环境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试验用房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冀西北、冀东人工影响天气基地的飞机驻地专业保障基地和设施。 4.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人影气象档案馆、气象装备业务保障用房。实施河北省气象局电力增容工程,完善省、市、县动力环境设施。完善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气象局史馆、科普馆,完善气象科普基础设施,支持邢台气象小镇建设。 |
(三)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积极对接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用好中央预算内财政资金,确保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二期工程等项目河北落地。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对气象的支持,建立与气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衔接的财政投入分级负担机制,推进气象事权全面融入投资项目改革,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和清单。创新公平准入条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气象现代化项目建设。
本规划工程总投资规模21.3424亿元,中央投资11.7407亿元,地方投资9.6017亿元。详细投资概算见附件。
八、加强规划推进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实。继续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完善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省部联席会议制度,分别落实规划任务,共同承担规划责任。以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为统领,做好规划横纵之间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与修订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
(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开放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适应气象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规划落实体制机制。
(三)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加强和深化与相关部门、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强化重大气象科技攻关,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同共建共享机制,借力助推河北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评估监测,确保落地见效。发挥规划设计的引领作用,增强规划设计的约束性。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客观科学落实工程项目。坚持有投资必问效,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实现立项、建设、验收、应用、评估流程化管理,确保工程项目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