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效。
1.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向着有质量、有品位、有规模的朝阳产业迈进,逐步成为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发展到4309个,接待人数2082.23万人次,营业收入41.7亿元。
2.产业类型丰富多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已由农民自发向集体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多元参与的发展模式转变,在农家乐、民俗村、采摘园、休闲农庄等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类型,涌现出了一批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稻米文化展示、品牌宣传推介、休闲采摘游乐、田间风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新业态。
3.龙江特色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立足龙江大山、大水、大农业的优势和龙江现代农区、冰天雪地、绿色有机、民俗文化等特色,推出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特色项目或特色产品,形成了独具龙江特色的乡村风景线。
4.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品牌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哈尔滨市宾县宾州镇友联村、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龙安桥镇小河东村等33个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宁安市、铁力市等12个县(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漠河县北极乡、佳木斯市敖其赫哲新村等18个乡村旅游点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面临挑战。
1.经营项目重复较多。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定程度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经营项目多停留在农家乐、垂钓、采摘等传统项目上,同质化较为突出,高科技手段和现代乡村风貌特色融入较为缺乏,产业链附加值不高。
2.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对黑龙江省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挖掘的不深不透,没有把发展产业和龙江特色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衍生产品与龙江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传统技艺结合的也不紧密,文化韵味没有体现出来,文化底蕴感不强。
3.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业态,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一方面,黑龙江省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本就相对落后于南方发达省份,另一方面,省里财力有限,没有出台过强力的扶持政策,导致差距进一步拉大。
4.质量效益不够理想。黑龙江省地域辽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相对较远,没有形成经典可玩的旅游线路,社会资本投入效益相对较低。
(三)有利机遇。
1.政府高度重视,政策环境有利。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召开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成功承办2019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夏季)推介活动,同时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业强省规划重要内容给予引导支持。
2.休闲资源丰厚,文化特色突出。黑龙江省不仅有大平原、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大草原、大界江,自然景观壮丽,还是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世居之地。不同的民族、习俗、节令性活动造就了种类繁多、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狩猎文化,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具有独特的北方边疆民族特色,冬捕等东北冬季农事活动极具特点。
3.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城市居民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城市居民随着收入水平增长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休闲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开始关注和进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与黑龙江省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同步契合,形成了发展合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振兴乡村产业为目标,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特色乡土文化传承创新为亮点,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打造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传统文化展示、品牌宣传推介、休闲采摘游乐、田间风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新业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决定,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2.因地制宜,优化布局。以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农耕文明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突出龙江特色。
3.以农为本,促农增收。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探索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品,带动农民分享收益。
4.规范管理,提升水平。从规划建设、项目推介、标准制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规范发展,逐步制定完善行业标准,提升黑龙江省休闲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力争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超过300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65亿元,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达到50个。
三、发展布局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背景等条件,全省休闲农业发展总体上规划为“一带四区”:
“一带”:沿边开放合作与休闲旅游带。包括大兴安岭、黑河、伊春、鹤岗、佳木斯、双鸭山、鸡西、牡丹江等8个市(地区)的18个沿边县市。
“四区”:东部特色农业观光区。包括佳木斯、七台河、鹤岗、双鸭山4市。充分利用三江平原拥有湿地、森林、界江、冰雪等自然景观,深入挖局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过程中形成的农垦文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景观,发展休闲农业。南部塞北农业风情旅游区。包括牡丹江、鸡西2市。充分利用张广才岭老爷岭的山地丘陵、河谷盆地、森林河流(牡丹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三大水系)等自然资源和朝鲜民族风情、插秧节、歌舞、体育及历史遗址等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具有塞北风情特色的休闲农业。大城市周边康养休闲度假区。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4个市。充分利用松嫩平原拥有的土地平坦肥沃、草原辽阔、湖泊泡沼集中的自然资源,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的物质和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农事活动的丰厚历史积淀,发展具有康养农业特色的休闲农业。北部极地生态体验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伊春3个地市。充分利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内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依托历史厚重与特色鲜明的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民俗文化以及“三少”民族游猎游牧的兽皮服饰、桦树皮器具、驯鹿、勒勒车等文化遗产,发展具有动感极地农业特色的休闲农业。
四、重点任务
(一)聚焦重点区域,促进集群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建设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大中型城市为重点,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体验消费需求为中心,依托都市农业生产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发展
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业态,建设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园、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
二是建设自然风景区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以五大连池、镜泊湖、汤旺河、北极村、雪乡等5A和4A级景区为重点,依托边境风光、冰雪资源、湖泊河流、草原湿地,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特色农业游为主的休闲农园和农家乐等,以及森林人家、健康氧吧、生态体验等业态,建设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功能区。
三是建设民俗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区。以黑河鄂伦春族、富裕满族、同江赫哲族、杜蒙泰康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为重点,进一步发掘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欢庆的民俗节日活动、多样的民族特色美食和绚丽的民族服饰,发展民族风情游、民俗体验游、村落风光游等业态,开发民族民俗特色产品。
(二)突出龙江特色,提升产业品质。
坚持特色化、多元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一是突出龙江特色。重点突出龙江现代农区特色,以回归农业、体验农味和农事观光为主题,展示乡村农家生活,享受农家的休闲、娱乐、饮食。突出龙江冰天雪地特色,发展冰雪休闲农业,吸引游客体验雪乡雪景,开发冬捕冬钓等休闲项目。突出龙江的绿色特色,推动绿色有机食品和林下经济的休闲拓展,游有深山秀水峰谷田园,购有米耳瓜菌参蜜鹿蚕。突出龙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和生态文化,比如金源文化、京旗文化、土改文化、赫哲族文化、关东文化、知青文化等,开发“人无我有”的民俗旅游产品。
二是丰富多元供给。依托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开发新型产品、拓展服务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利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模式,开启休闲农业产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种植业、休闲林业、休闲牧业、休闲渔业和创意农业等多种业态。鼓励各地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优质资源,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车房车营地、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三是打造精品品牌。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品味、保障质量为重点,立足龙江资源和生产优势,以桦南紫苏、勃利葡萄、依安大鹅等优质农产品为重点,构建吸引游客的高品位休闲农业产品体系,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成规模、品质高、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拉动旅游消费,促进农民增收。
(三)深化示范创建,打造精品工程。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一是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组织推动各县(市)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布局,持续提升休闲农业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讯及网络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一批龙江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重点县。“十四五”期间,重点提升宁安市、铁力市等现有12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基础设施水平和知名度,同时,新申报创建一批高质量的示范县。
二是提升美丽休闲乡村。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结合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布局,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产村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十四五期间,加强对绥滨县中兴村、五常市新庄村、嘉荫县辽原村等现有中国美丽乡村的扶持建设和动态跟踪监测,同时,新申报创建一批高质量的中国美丽乡村。
三是推介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鼓励各市(地)、县(市)运用网络直播、图文直播、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众多新兴媒体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宣传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宣传推介地方品牌,培育区域品牌,引导消费,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融入休闲农业产品发布、美食活动评选等元素,做到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旅游旅居的好去处。十四五期间,结合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美丽乡村,继续深入挖掘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四)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利用社会和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资金,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休闲农业重点县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重点,改造提升一批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扶持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休闲乡村(镇)、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规范行业管理。开展品牌创建,以科技、创意、文化等手段提升休闲产品质量、档次和内涵培育一批市场信誉度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技术规程和服务标准,用标准创响品牌、用品牌吸引资本、用资本汇聚资源。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安全经营工作。要加大监测统计力度,建立健全监测统计制度,开展动态监测分析,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已认定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品牌的动态管理考核,研究设立考核标准和退出机制。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等,组织人员编撰培训教材,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发展理念、安全生产、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责,争取项目支持,充实工作力量,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要尽快组织制定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规划引导。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发展,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注重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突出文化特色,形成串点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向优势区域聚集,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注重多规合一,推进休闲农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各类规划有效衔接,充分考虑发展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研究试行休闲农业点状供地政策,破解用地瓶颈确保建设用地供应到位。
(三)完善支持体系。鼓励推动各地建立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发改、工信、文旅、财政等多个部门参与的政策研究协商机制,紧密结合龙江实际,以“一带四区”、休闲农业示范县、中国美丽乡村为重点,集成土地、资金、金融等政策进行先行先试,然后逐步进行推广。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梳理、修订和完善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加大宣传和贯彻力度,提升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加强行政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行业发展管理和经营人才。
(四)大力宣传推介。加大开展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各地,举办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发布推介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宣传口号或标识,加强对各类精品品牌、先进主体、优秀人物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宣传各类休闲农业典型,发挥好典型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传播好声音、好故事,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