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航空产业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省航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支持航空产业发展、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等重大机遇,紧紧依托产业基础优势,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航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主要目标。到2026年,全省航空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500亿元,形成以南昌航空城、景德镇航空小镇为重点,以吉安桐坪、九江共青城、赣州南康等地为支撑的“双轮驱动、多点支撑”产业空间格局,构建集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着力将江西打造成为全国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等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全国领先的民机生产试飞、航空配套、大部件装配乃至总装的重要基地,国家通航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制造运营综合示范基地。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按照“四大基地”的发展定位,依托已有基础优势和产业布局,坚持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体系化发展,重点推动教练机、直升机、大飞机、通用航空、无人机、临空经济、新兴赛道6大领域强链延链补链,以南昌航空城、景德镇航空小镇及各地市产业布局为支撑,重点打造南昌、景德镇航空先进制造及运营服务集群,支持赣州、九江、吉安、上饶等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一)教练机、直升机产业。把南昌、景德镇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教练机、直升机高端整机装备及航电、机载、发动机等新型配套装备研制基地。在已有国内整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教练机、直升机国际出口。抢抓国家航空产业优化布局契机,推动新型教练机、直升机等新项目立项及批产,积极承接高端航空装备的生产项目。
(二)大飞机产业。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进一步拓展21世纪先进支线飞机(ARJ21)、C919等制造能力和制造份额,加快推动C919大部件批产和CR929复材机身研制,逐步承接大飞机总装制造。提升国际航空转包能力,加快推动国际主流干线飞机机体制造等转包生产,支持更多国产ARJ21、C919飞机在赣开展商业运营,推动争取更多大飞机制造、运营产业链在南昌集聚。
(三)通航产业。以南昌、景德镇为核心,其它设区市为支撑,积极做旺通航运营、应急救援和“通航+”等消费市场,持续做大江西通航运营市场,以通航运营业促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通航产业聚集高地。利用已有研制优势,加大招引力度,加快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型通航飞机,牵引带动发动机、机载配套产业发展,提升本地配套能力。
(四)无人机产业。国家布局方面,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重点支持发展各类巡防、侦查等无人机产品。市场化运作方面,建成以南昌、景德镇、赣州、吉安为核心,多地市为支撑的“4+N”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农林植保、物流、应急救援、消防等工业级无人机,加快布局发展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飞行汽车等无人机新赛道。以无人机整机带动零部件配套、运营服务在江西各地集聚发展。
(五)临空经济。以南昌临空区为核心,着力提升民航运输能力,争取更多航司客运及货运飞机来赣运营、过夜经停,争取更多航权航线开放,加快发展航空货运、高端商贸、航空维修、客改货等临空高端业态。以南昌、景德镇、吉安为重点,大力发展通用航展、飞行表演等会展服务,做大做强会展经济与产业招商。
(六)新兴赛道。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承载,以建设江西民机试飞基地项目为契机,全力打造国家级商用试飞试验及发动机改装维修基地,2025年形成试飞试验能力,逐步拓展航电机电等机载设备试飞试验业务。以宜春等地为核心,支持开展高能量密度锂电等航空动力系统研发,做强航空锂电等新能源动力产业。引进知名改装企业,培育多家本地企业获得大型商用飞机、发动机改装、拆解、维修资质,发展航空维修新兴产业链。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行动。
1.做强航空制造。发挥航空龙头领航企业引领作用,加大链主企业培育认证力度,促进整机制造与关键配套协同发展。争取国家部委和航空央企支持,在江西新增自主公务机、大吨位直升机民用型、无人直升机及高端航空装备项目等增量布局。全面提升国产民机生产能力,争取ARJ21制造、C919飞机完工交付、民机客改货项目落户南昌。以建设江西民机试飞基地项目为契机,推动中国航发集团落户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户一批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新业态、国际转包、先进材料、机载设备、改装维修、航空锂电等高附加值项目。
2.发展民航运输。争取更多航司客运及货运飞机来赣运营、过夜经停,鼓励打造大众化、高品质的江西航空品牌。积极推进更多国产ARJ21、C919飞机在江西运营,打造国产民机“江西模式”。争取中国民航局的支持,加密国内干线航线,增开国际航线。做大做强基地运营公司,扩充定期航班航线,提升航空运输能力。
3.延伸航空服务。支持打造国产民机服务保障中心。推进在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设航空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鼓励高等院校和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培训设备、技术和管理,积极开展飞行、机务、航务等业务培训。推动飞行执照培训机构拓展通航培训业务。依托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等品牌,做大做强通用航展、飞行表演等会展经济。
4.打造临空经济。以南昌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物流、临空商务、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等临空指向型产业和关联产业。加快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区域性智慧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利用“航空+”多式联运,大力发展物流货运、快件集散、高端贸易等业态,规模化运营进境业务。支持赣州、宜春等地建设临空经济产业园,发挥赣州黄金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等有一定规模的机场对地方经济的辐射作用,培育壮大机场周边临空指向型产业和临空配套产业,与南昌临空经济区相互补充,构建“一核引领,多点带动”的发展格局。
(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揭榜挂帅”的形式,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专项中,重点加强航空重大型号、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工业级无人机、工业级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装备、中高端机床、航空锂电动力、试飞台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产业核心技术。
2.做强航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央企、大院大所等单位,建设航空中小型发动机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省航空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3.加快产业数字化创新。实施航空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支持相关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集成应用创新,牵头搭建航空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提升数字化设计、制造协同和服务保障能力。对接国家、航空工业航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实施智能制造标准。
4.深化航空协同创新。全面推进航空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先进技术产品双向转化和推广应用。分类推进航空重点实验室、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向民用领域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航空协同创新中心。
(三)实施产业平台升级行动。
1.筑牢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完善南昌航空城、景德镇航空小镇等产业承载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教练机、直升机、大飞机及通用飞机的研发设计、总装集成、配套生产、试飞试验厂区。加快南昌瑶湖、吉安桐坪、九江共青城等航空小镇建设,打造宜游、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区。
2.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民航江西审定中心的能力,加强审定技术创新,进一步突出服务产业重点型号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引导和鼓励航空产业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为航空重点项目的研制及产业化提供支撑保障。
3.做实产业投融资平台。发挥全省现代产业基金作用,积极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加快设立航空产业基金。加快提升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水平,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更好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
(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1.完善民航运输网络。大力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赣州黄金机场T1航站楼改造、宜春明月山机场二期、上饶三清山机场、景德镇罗家机场等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瑞金机场,加快推进新建抚州机场相关前期工作。加强干支通航线网络建设布局。争取国家支持,加密国内航线,增开国际航线和国产民机优质航线。
2.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全省通用机场建设,持续完善直升机起降点。充分利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拓展成果,加快推进全省低空空域开放。加快推进南昌航空城专用码头建设,为国产大飞机、国际主流客机转包运输和批产提供保障。
3.保障试飞试验需求。加大南昌瑶湖机场开放力度,把瑶湖机场建设成为国内重要改装试飞基地和省内重要的通航运营基地。进一步保障南昌瑶湖机场试飞空域使用需求,为改装试飞基地远期建设、争取CR929宽体客机试飞任务奠定基础。
(五)实施通航市场培育行动。
1.培育通航公共服务市场。加快研究落实政府购买通航服务统一平台,提升购买服务执行率。继续推动各设区市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快医疗救护、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领域通航市场培育,加大警务、救援、植保、道路巡查、物流等市场开拓力度。
2.拓展通航消费市场。积极拓展“通航+旅游”“通航+运动”等新兴消费市场,支持通航运营、旅游等企业合作开发通航旅游线路和产品,积极发展热气球、滑翔、跳伞等航空运动。积极拓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持续开展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鼓励省内外通航运营企业加强合作,完善发展“一小时交通圈”通勤航空。
3.建设通航服务保障基地。加快建设通航固定运营基地、维修机构以及飞行服务站,完善提供航油加注、飞行计划和航空气象等综合服务。重点推进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南昌航空城以及其他机场建设通航固定运营基地(FBO)、专业维修站(MRO)等。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省航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各项重大事项。建立健全调度推进机制,定期调度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加强相关工作督导。
(二)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统筹省级财政资金,围绕航空关键技术研发、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平台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支持航空产业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统筹提供用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
(三)加大政策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和投融资基金平台加大对航空企业的贷款及投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航空企业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推动航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等政策落地见效。
(四)扩大开放合作。深化与国家部委、航空央企、航空院所合作,推动相关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施。推动航空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深化与国内外航空企业合作,积极储备一批具备重大发展前景的产业合作项目。
(五)加强人才引育。支持航空领军人才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大力引进和培育航空高端人才,鼓励省内航空特色院校大力招引“高精尖”人才,加强省内职业技院校建设和航空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