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实施方案(2018—2022年)》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8月29日
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实施方案(2018—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柳州市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智能化改造为抓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柳州特色的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奋力建设高端、智能、绿色、高效的现代制造城,为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发展动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引导,营造宽松环境。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两化”融合,智能支撑。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改造现有制造体系,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助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联合攻关,畅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相互衔接,深化合作,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汇聚各类要素资源,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质量优先,绿色发展。以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为中心,专注精益制造,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促进产业集约集群,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对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尽快在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柳州市制造业逐步转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轨道,“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新型制造体系初步构建,新旧动能和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5+5”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机械产业、化工及日化产业、轻工产业5个传统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与制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5个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实现全市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18%以上,建设现代制造城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向轻量化、高端化、智能网联方向发展,巩固提升柳州市在国内汽车行业的战略地位,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高端汽车制造基地。强化整车生产能力,以广西柳州汽车城为主要承载地,强化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实施产品价格“跨10”(价格超过10万元的汽车)工程,加快发展中高端产品,重点开发和发展新型微型轿车、中型轿车、多用途汽车(MPV)、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等乘用车;积极发展重型载货车和牵引车、中轻型载货车等商用车;培育发展纯电动轿车、智能网联SUV、家用和城市物流智能网联MPV、轻卡,以及混合动力MPV和SUV等新能源汽车,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积极开发旅游观光车、冷藏车、混凝土搅拌车、环卫运输车等特种专用车。完善汽车产业链,以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广西方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发展新型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传统汽车离合器、车桥、曲轴、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产业,大力发展轮毂、汽车冲压件、汽车饰件系统、高端轮胎等优势大宗零部件产业,积极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面提高汽车产业链本地配套率。加快培育汽车后市场服务,大力发展汽车金融、汽车展会、车联网、用户信息服务,积极发展连锁快修、配件销售、二手车交易、废旧汽车拆解及再制造等后市场业务。
(二)加快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建筑用钢、汽车用钢、船舶用钢、特种钢新材料产业链。柳州本部重点发展碳素结构钢、优碳钢、合结钢、轴承钢等长材产品,宽幅厚规格热轧板、热轧品种钢等热轧薄板产品,汽车用深冲钢系列、含磷高强无间隙原子钢等冷轧薄板产品。沿海基地重点发展钢绞线用线材、硬线、焊线、冷镦钢线材等工业用线材系列产品,积极发展优质薄板材、家电以及工程用钢等中高端品种钢,加快形成国内沿海先进钢铁生产基地。玉林不锈钢基地重点发展3系列、4系列不锈钢产品,加快形成年产500万吨不锈钢产能,进一步延伸钢材产业链。加快柳城新型特种钢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推动柳城县鼎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发展抗菌型不锈钢棒线材、镍基双相不锈钢、核级特种钢系列制品等新型特种钢产品,加快提升钢材产业价值链。
(三)加快推动机械产业“二次创业”。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康明斯工业动力有限公司、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打造工程、建筑、现代农业三大机械板块,建设我国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形成柳工机械、欧维姆两个国际知名品牌。工程机械方面,重点发展大型、节能型装载机、挖掘机,积极发展叉车、推土机、起重机、路面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工程机械产品,加快工程机械扩大海外市场。预应力机械方面,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大跨径斜拉桥拉索、主缆悬索等产品,积极发展高性能预应力锚具、连接器及配套橡胶制品。现代农业机械方面,重点研发节能高效的甘蔗收割机多系列产品,不断向耕、种、管、收全产业链延伸,打造高端农机装备基地。建筑机械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应用于铁路、公路、建筑、水利、核电、风电等领域的整机产品。通用机械方面,重点发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注塑机、橡胶机械、包装机械、空压机等产品。机械零部件方面,加快实施液压件、结构件智能化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发动机、柴油机、变速箱、液压元件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构建工程机械发动机、传动、液压、电气等系统产业链。
(四)加快推动化工及日化产业重整壮大。改造升级化工产业,重点发展中高端化工和日化产品。积极推动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淘汰过剩、亏损产能,实现工艺设备和产品升级换代,利用上市公司条件注入新产业,重点发展保险粉、烧碱、纯碱等产品。依托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化妆品级和汽车耐候级珠光材料、人工合成云母等产品。推进危化品企业退城进园,加快柳城六塘工业园、鹿寨电镀产业园建设。以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全面优化日化产业布局,积极处置亏损板块,围绕主业推动创新,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五)加快推动轻工产业振兴发展。深入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重点加快制糖、螺蛳粉、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轻工产业发展。螺蛳粉产业方面,加快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柳州市螺状元食品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干米粉、袋装螺蛳粉等方便食品,培育壮大酸笋、豆角、腐竹、木耳等食材基地和原料加工企业,打造螺蛳粉全产业链。制糖产业方面,支持制糖企业战略重组,以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强与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重点发展食糖深加工,打造年产食糖百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木材、粮油、糕点、乳品、茶叶、茶油、果蔬等加工产品,积极推进柳江穿山食品产业园、融安高泽食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开发山茶油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快鹿寨广西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融安广西香杉生态工业园、融水金杉木业康田工业园建设,发展木地板、实木家具、高品质板式家具、环保健康儿童家具,推进全屋定制新型制造模式发展。纺织产业方面,培育壮大柳州新宇纺织有限公司、柳州华晟纺织有限公司等纺织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竹节纱、色纺纱、纺织新纤维混纺纱等产品,积极发展高支高密无梭布、色织布、牛仔布等面料,引进现代染整企业,建设广西(柳州)针织服装产业园,打造区域性高端纺织服装制造业基地。
三、大力发展重点新兴产业
(一)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加快广西智能制造城建设为载体,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网装备、机器人等产业,打造柳州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方面,加快推进柳东新区智能交通产业园建设,加强与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柳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跨座式单轨车辆和线路专有产品,逐步向旅客捷运系统、城际列车、轻轨、有轨电车制造延伸;争取引进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长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发展牵引及控制系统、制动系统、车内电器、车辆通风与空调、转向架、道岔、车体等产品和牵引供电、信号、通信、信息化和综合监控等机电系统设备,打造从整车生产到零部件配套和维修服务的全产业链。智能电网装备方面,加快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建设,加强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发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平台等全领域关键设备和软件研发制造,争取引进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虚拟电厂等智能用电设备以及智能变电站、智能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打造智能电网研发制造全产业链。机器人方面,建设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应用团队为龙头,培育壮大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争取引进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重点发展上下料、分拣、包装、焊接等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和服务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
(二)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耐世特汽车系统(柳州)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汽车仪表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依托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车载光学、车载雷达、高精定位、集成控制、车载互联终端等系统。依托柳州市达迪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发展应用于公共交通管理、糖业蔗区管理、汽车导航、物流、林业、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应用系统开发与系统集成。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元器件制造、核心芯片研发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
(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生产生活废品二次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新型绿色建材方面,以广西鱼峰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为龙头,推进建材产品向绿色化和部品化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研发生产海洋、港口、核电等工程专用水泥,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保温、防火隔热等新型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方面,加快推进柳北区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建设,以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主体结构产品,内墙、地面、吊顶等内装产品,轻型外挂式维护部品、幕墙等外围护产品,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等上下游产业发展。生产生活废品二次利用方面,推进工业生产及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和循环利用,支持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环境产业平台公司,重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能力,推进柳州市金回物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加工产业园建设。
(四)大力发展生物与制药产业。以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民族医药、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产品,加快研究开发各类药膳、药酒、药茶、健康饮品。以安琪酵母(柳州)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酵母深加工、食品添加剂产品,积极发展生物活性多肽、糖氨聚酸、氨基酸等生物制品。依托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推动灵芝孢粉、灵芝胶囊等产品产业化发展。
(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发展工业设计、工业大数据、工业物流、制造业电子商务、研发服务,实现工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培育发展工业设计方面,加快广西工业设计城建设,引进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形态及包装设计,重点加强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工艺标准和规范设计,带动食品包装、医药健康、日化、家具等设计发展。积极发展工业大数据方面,建设柳州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与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在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推进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中的创新与应用,利用工业大数据提升工业企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打造全国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先行区。大力发展工业物流方面,围绕建设柳州制造业物流中心,加快发展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华乐物流园、传化公路港等大型产业物流集聚区,加快广西汽车城官塘水公铁多式联运物流港建设,引进或培育一批业务精湛、服务能力强、国际化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构建技术先进、高效快捷的工业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方面,推进建设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大宗商品网络交易、智慧物流等各类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制造+服务”商业模式,推广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租代售、柳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先进经验,加快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网上汽车零部件交易平台,加快推动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着力发展研发服务方面,争取引进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智能制造与3D打印技术实验室等高端科研机构,重点发展汽车、机械、化工、医药等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推进建设柳东国际合作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检测平台。
四、推动现有制造体系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
(一)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现有的制造体系。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创建,重点推进5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打造30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装备、设备功能,提升工业制造和重大产业装备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钢铁、电子、服装等领域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监测、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在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等制造领域,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以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为标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加快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推动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强化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安全等一批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重点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备技术。提高工业制造和重大产业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重大装备、关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三)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云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等线上平台,构建市场需求、原料供给、市场消费、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和推广一批面向汽车、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新型工业应用软件。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
(四)推进广西智能制造城建设。依托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的广西智能制造城,首期开发5000亩。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关键部件、无人机、数控机床等。加快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设计服务等智能制造支撑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无人驾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装备主机和系统集成的智能制造企业和项目,构建比较完整的关键智能装备产业链,将广西智能制造城打造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聚集区。
五、加强创新引领,激发工业活力
(一)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完善产业、企业、产品创新链,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产品开发到市场应用完整的创新链。推进共建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园区、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共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汽车整车可靠性及控制系统、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可靠性智能控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机器人、铝深加工、石墨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二)加强制度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打造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为核心,加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园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创新园区发展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引进各类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以租赁、转让的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以品牌为核心,实施以“质量+商标”为核心的品牌战略,重点推进柳州作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全国首批30个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建设,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地方、行业、国家、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抢抓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
(三)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制定支持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空间规划试点建设,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完善产业用地供地管理流程,建立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创造税收等为指标的分区域、分行业工业用地标准体系;完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对不达标准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调整用地面积。进一步完善降成本政策,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税负成本、融资成本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四)加强管理创新。构建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品牌创建体系,打造柳工机械、欧维姆等国际品牌,壮大五菱、宝骏、景逸、菱智、乘龙等拳头品牌,再塑两面针、柳化、花红、金嗓子等传统特色品牌,培育新的自主创新品牌。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和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重点推进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基地环保改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锅炉节能改造、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端土方机械绿色设计平台等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引进各类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深入探索和拓展“漕河泾(上海漕河泾柳东创新创业园)—柳州高新区—东盟国家园区”的合作模式和路径,将柳州市建成“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五)加强环境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推行行政审批无差异化服务,对涉及重大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大力发展多层面的创业创新载体。试行工业项目投资承诺制,推行“先建后验”模式,以目录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准入条件及相关城市规划、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消防、节能等方面标准和要求,督促企业在投产前完成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推行招商签约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六、拓展国际合作,争创发展新优势
(一)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扩容提升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的平台功能,推动柳州优势产业、会展平台与东盟乃至世界接轨。实施高能级产业园区建设计划,着力共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柳州)广西园、中德(柳州)产业园、中欧(柳州)合作示范园、中国电子信息(柳州)产业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园区,积极推进香港(柳州)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外向型企业打造海外平台,加快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印尼工业园、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
(二)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深化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层次。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形成出口产品中“柳州智造”、“柳州渠道”、“柳州价格”体系,逐步提高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海外投资,建立境外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深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交流合作,拓展与欧美国家的交流合作,借助友好城市的产业创新、科技研发等优势在柳州设立中美(柳州)科技合作基金,建设中新(柳州)科技园等平台。
(三)营造国际合作新环境。积极申报保税港区,加快推进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推进航空口岸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服务水平,搭建水铁外运物流通道,优化通关流程,有效衔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铺开口岸一次性联合检查,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广西富仕云商产业园、柳州嘉航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柳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和淘宝柳州特色馆、京东柳州特产馆、苏宁易购柳州馆、阿里巴巴柳州产业带等重点网上平台建设,支持柳州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举办高层次重大国际会议,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工业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五年行动计划,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方向,重点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深化与央企、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引进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上下游衔接好的综合性项目。到2025年,力争完成总投资额达2389亿元的233项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柳州市成立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现代制造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督促指导制度等,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强化产城融合发展。自治区支持柳州市建设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北部生态新区作为现代制造城的核心区。
(三)增强生产要素保障。对龙头企业及其重点配套企业新增项目用地,符合自治区重大项目条件的,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纳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属国家及自治区审批(核准、备案)纳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涉及占用耕地指标的,补充耕地指标由自治区统筹安排,水田和质量指标由柳州市、县人民政府落实或由项目业主通过区内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落实。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报批审查通过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直接由自治区核销。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其他新建项目,根据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集中统筹、分级保障”原则和节约集约利用要求,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项目建设涉及沙塘农场、石碑坪农场属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规划范围内用地和桂中监狱属柳东新区规划范围内用地,以及自治区农垦(柳江区)属新兴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用地,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市周边涉及自治区农垦林业监狱水产畜牧系统国有土地管理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8〕1号)要求落实。柳州市不在自治区级以上园区范围内的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重点工业企业,按自治区级以上园区用电政策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支持柳州市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天然气直供管道,对用气大户企业依法合规直接供应,实行优惠气价。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自治区财政5年内每年对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贴。2019—2023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适当资金对柳州市强优龙头企业给予奖励。统筹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柳州市建设现代制造城。对新建的自治区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当年新认定的给予重点补助。对企业新产品的研发,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自治区科技计划给予支持。鼓励柳州市参股自治区产业投资基金,自治区产业投资基金将按市场化原则,重点投向柳州市现代制造企业。
(五)加快铁路建设。自治区加快推进黔桂铁路增建二线、柳州至广州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资本金地方财政出资部分,自治区、柳州市按区内干线铁路建设标准6∶4比例设置,力争“十三五”规划期内动工建设,解决交通物流瓶颈问题。
(六)狠抓工作落实。研究制定和完善方案实施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把目标、任务转化为可考核的具体指标。柳州市各县(区、开发区)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方案、措施。柳州市各县(区、开发区)党委、各县(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落实,履行对实施方案的领导责任。
(七)强化督查考核。柳州市要强化对各县(区、开发区)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加强各项目标和任务的统计工作,强化对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检查落实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柳州市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项目表》由柳州市行文,并组织实施。
附件: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五年(2018—2022年)发展目标表